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北方边塞的战火已照在秦汉离宫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兵出长安再出祁连山关隘。
执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剑的士兵都是征来的良家子弟,跨白马执金缰的都是侠义少年。
凌晨起就在边塞之地摆下“偃月”之阵,夜幕临近时便以“鱼丽”之阵战胜驱除匈奴的左贤之官。
山谷中留下了状如李广以石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无穷的故事,山岭上则是霍去病胜敌后缴械敌方祭天用具的的美传。
战事绵绵似天涯般没有穷尽,战场距蓟门迢迢三千里之遥。
早上见到的是马岭关上的滚滚黄沙,晚上看见的是匈奴王庭处的兵阵如云。
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树已长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战的亲人仍未回还。
心如飘雪随夫远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飞悬到内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而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别离后的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的苦战和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
塞外的节气与物候与内地大不相同,冬秋长而春季短。
萧萧长风尚可伴河而渡,南归之雁也可依时不断的逝向天边。
从军而去,直到离皇城万里去远征。
想那汉宣帝渭桥见匈奴单于而和好罢战之事,欲战不能的将军们还将何处寻求征战以邀功名呢?
《从军行》本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多描写军旅生活。卢思道《从军行》既继承了古题多写军旅生活之传统,又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变短小的五言诗为七言歌行长篇,把“征夫思妇”结合在一起,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融柔婉轻倩的情调于刚健俊逸的风格之中,对仗工整,用典贴切,较好地融合了南北诗风。
全诗总共二十八句,可分三层。前十二句写出征,中十二句写国怨,最后四句点明题旨。此诗起调雄浑旷达,一片神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开场气氛很紧张,一下子让读者揪紧了心,产生了强烈阅读下去的欲望。匈奴犯边,北方烽火信号传到长安,皇上马上派遣像汉代飞将李广那样的名将去远征祁连山。“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手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剑等精锐武器装备的士兵都是征来的良家子弟,骑着金罩白马的都是豪侠少年。部队精锐,士气高涨,预示了作战必胜的结果。“白马金羁侠少年”化用了“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之句,语言更为精炼,琅琅上口。“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清晨用“偃月阵”把战略要地占领,傍晚用“鱼丽”军阵击溃追杀敌人,写出了将军精于战术,善于用兵。“左贤”在这里并不一定实指匈奴左贤王,也可借指敌人。“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使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说的是汉代飞将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看到草丛中趴着一个东西,以为是老虎,便一箭射去,走过去一看却发现是块大石头,箭竟射进石头里去了,暗示出征的将军神勇善射。另一个典故说汉武帝时霍去病打败了匈奴休屠王,缴获了其祭天用的金属铜人,把敌人的宗教神物和民族精神象征都给摧毁,暗示将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用典贴切、自然。“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写征战的土兵对故乡的思念:这一去到了茫茫无际的漠北天涯,迢迢千里之外的蓟门是我朝思暮想的故乡啊!可见战争给土兵造成的精神痛苦。“朝见马岭黄沙合,西望龙城阵云起”,早上所见的是马岭关上的滚滚黄沙,晚上就看到匈奴王廷兵阵如云。时空跳跃性很大,如风驰电掣般来去自如,暗示战争还没结束,匈奴又在集结部队准备反攻,归期又要延长。该层工于对偶,巧于用事,谐于音律,气势磅礴,余味无穷。第一层写征夫出征。第二层转换角度,写思妇闺怨之情。“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思妇思念出征在外的丈夫,看到庭中种下的花树已经长大能够攀折了,可她的丈夫还没有回来。思妇触景生情,埋怨丈夫征役时间太长。“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思妇想象丈夫所在地雪花已飘落到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来到了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能穿越的,谁能独自欣赏这百花芬芳下美丽的月色呢?写出了思妇的寂寞难耐及对丈夫的思念与哀怨。“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别离后的时光似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思妇的青春年华也已慢慢不再,人老珠黄,见到流水让人倍感心伤。塞外的寒冷使原不怕冷的战马也感到骨头冻伤了,人何以堪?意象刚柔相济,风格清丽哀婉。“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塞外的节令和物候与中原的有很大不同秋冬的霜雪到了春天也不停息。如今长风萧萧吹过了水面,大雁儿接连不断地南飞而消失在天际,我的丈夫却还没有回来,思妇更加触景伤情,增加了她的痛苦深度。诗人借物抒情,衬托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与哀怨,也从侧面流露了作者的反战情绪渴望和平的思想。最后一层表明了诗的主旨。“从军行,从军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一方面可理解为将军作为军事将领渴望在战争中建功立业求得功名,而如今匈奴单于已到长安俯首称臣了,仗都打完了,将军不能去求得军功了;另一方面可理解为“将军何处觅功名?”欲战却不能的将军将何处寻求征战以求功名?有反问、讽刺之意。将军为了求得一己功名,穷兵黩武,导致夫妻分散,士兵成了将军猎取功名的工具,批判的矛头直指将军。
这首诗总体上风格刚劲雄健,体现了北人豪放旷达的性格。刘师培说:“卢思道长于歌词,发间刚劲,嗣建安之遗响。”此诗即是代表。诗人很重视炼字,如首句写军情紧急,一“照”一“出”,加上“飞将”之“飞”,使人对所叙事物产生一种急速的动态的感觉。善于动词的运用如“照”“出”“屯”“逐”“衔”“祭”“合”“起”“攀”“还”“下”“上”“越”“断”“伤”等,一连串动词铿锵有力,给人一种力量美、音乐美的享受。化用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人善用层层渲染推进的方法增强感情力度,激发读者的思想感情。如“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从军行,从军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也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第一层主要写征夫出征,第二层转换成思妇国怨。每一层也有对比,如第一层“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对比强烈,感慨甚深。诗人善于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如写荒凉的塞外:“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苦寒地气候:“朝见马岭黄沙合”,“冬霰秋霜春不歇”。在悲凉气氛的烘托下,表现征人思妇离别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情兼哀怨,内有苍劲的骨力,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
卢思道是由北朝入隋的文臣,他接受着古乐府的熏陶,经历了多年不息的战乱,感染于北人尚武的风气,于是把诗笔移至江山与寒漠,在乐府古题中注入现实的感慨。《从军行》是乐府古题,大多写军旅生活的艰苦和征人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卢思道这篇《从军行》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他这“军旅苦辛之辞”,又是有其现实的基础,是基于从北齐、北周至隋代这数十年间征战频仍烽烟不息的社会生活,有感而发的。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馀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宁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足下前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𠷺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