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霞散绮

宋代夏竦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白话译文

晚霞渐渐消散,隐去了最后的绚烂;水中的新月,如沉钩弯弯。美人卷起珠帘遥望:那一带清清的天河,在浩瀚的夜空缓缓轻流。又是秋天了,凉意笼罩着京都。

朦胧的晨雾里,玉砌的台阶迎来曙光。远处金铜仙人的露盘,闪耀着露珠儿的晶莹透亮。宫内凤髓香飘飘袅袅,烟雾缭绕人的身旁。圣驾一早巡游,如云而从的佳丽,闪起一片宝气珠光。水面上玲珑的殿宇,传来凉州曲悠悠扬扬。

词句注释

  1. 霞散绮:形容晚霞绚丽的景象。化用南朝宋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意:“余霞散成绮。”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
  2. 未央楼:汉代有未央宫。这里指代皇宫中的楼房。
  3. 河汉:即银河。《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 瑶阶:美玉做成的台阶。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有瑶池,为西王母所居的地方,周穆王曾在这里参与西王母的宴会。这里乃以宫殿比神仙居所。
  5. 金盘露:汉武帝曾做承露盘,承接天上的露水来饮用,以求长生不老,这里暗用其典。
  6. 凤髓:香名。
  7. 珠翠:指代装饰得珠光宝气的宫女。宸(chén):皇上所居之所。
  8. 水殿:建于水上的殿宇。按:演奏。凉州:歌舞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应制词,此词写的是帝王的歌舞升平生活。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首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时令气候,语句精美、华丽,透着淡淡的秋的气息。上片写景,从黄昏的余霞写到初生的新月,以及卷帘眺望之人。“夜凉”二句当为卷帘之所见,境界空阔,万籁俱寂。星汉灿烂,在这浩瀚的天宇之下,人倍觉孤单,再看四周,楼宇宫殿,层层叠叠,都笼罩在清寒的秋意之中。此处“秋”前著一“锁”字,既点出时序,又有秋意清寒的心理感受。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下片转写清晨景象,描写了盛世太平岁月里宫中歌舞升平的场景。“瑶阶”、“金盘”、“凤髓”及“三千珠翠”烘托宫中帝王生活的奢侈与豪华,同时亦反映了北宋初期封建统治者乐于游畋的一个侧面。其中“瑶阶”三句,极写宫中静谧气氛。煞拍两句写帝王之游,富丽豪华的场面与上片的凄清寂寥形成对照。

此词为应制之作,言辞颇为考究、精致,雍容华丽中不乏清婉。

创作背景

据宋人《青箱杂记》卷五记载:这首词作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当时作者夏竦刚入官授馆职(掌管史馆、昭文馆、集贤院这三馆的图籍编校工作)。初秋的一个夜晚,宋真宗在后宫大摆宴席,与宫女们饮酒戏乐。酒酣兴畅之际,宋真宗忽然命令太监马上宣召夏竦为此次宴乐填写一首新词。皇帝的意思,一方面固然是要为宴乐增添一份雅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要试试夏竦的文学才华。夏竦奉旨后,问清了皇帝游乐的地点等情况,略加思索,便写下了这首应制词。

名家点评

  • 黄升《花庵词选》:景德中,水殿按舞时,公翰林内直。上遣中使取新词,公援毫立成以进,大蒙天奖。
  • 杨慎《词品》:富艳精工,诚为绝唱。
  •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霞散绮,月沉钩”,有劝而无讽。其人去赋《清平调》者,不知几里。然是钧天广乐气象,较之文正公穷塞主不侔矣。
  • 先著《词洁》:高华莹澈,犹以质胜,庆历间词如此。

猜你喜欢

河墅记

清代 • 戴名世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湫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问,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土,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盲,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

清江引·相思

元代 • 徐再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元代 • 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秦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浪淘沙·云气压虚阑

清代 • 蒋春霖

云气压虚阑,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花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夏竦
简介描述:

夏竦(984年~1047年),字子乔,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除光禄丞。仁宗朝累擢知制诰,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英国公,后又改封郑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庄。能诗词,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存词一首。

夏竦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