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驾行·虹收残雨

宋代柳永

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愁睹。泛画鹢翩翩,灵鼍隐隐下前浦。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

几许。秦楼永昼,谢阁连宵奇遇。算赠笑千金,酬歌百琲,尽成轻负。南顾。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

白话译文

虹霓消散在残雨之后。傍晚的长堤边上有残败的柳树,树上蝉在嘶鸣。离开京都,心头涌起黯然,西风中孤舟扬起片帆。她在岸边满眼含愁地看着。我乘着有画舫在水中轻快地划行,鼓声渐渐听不见,船已行到前面的浦口。不忍心回头,佳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想看看高高的京城,中间隔着烟气笼罩的树。

想曾经有多少美好时光。白日在秦楼相偎,深夜在谢阁里奇妙相遇。千金买笑,百琲买唱的宴乐生活就这样被轻易抛弃了。南望故地,想这吴越之地,风萧萧烟渺渺,哪里是我的去处呢?独自一人,走过千山万水,游荡在天涯海角。

词句注释

  1. 背都门:离开京都。背,离开。
  2. 愁睹:满眼含愁地看着。
  3. 灵鼍(tuó):一种像鳄鱼的动物,皮可做鼓。这里借指鼓。
  4. 永昼:整天。
  5. 琲(bèi):成串的珍珠。
  6. 吴邦越国:吴越之地。

作品赏析

《引驾行·虹收残雨》通过“虹收残雨”“蝉嘶败柳”等意象构建深秋暮色下的羁旅场景,展现抒情主人公面对“佳人渐远”的离愁别绪。词作采用铺叙手法层层递进,上阕描绘孤帆远影的漂泊景象,下阕追忆"秦楼永昼"的往昔欢愉,最终以“千山万水,指天涯去”的决绝收束,形成时空交错的抒情结构。该词典型体现了柳永将市井情感与文人雅趣相融合的创作特征,被视作宋代婉约词的重要范本。

猜你喜欢

宴词

唐代 •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柳枝词

宋代 •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北禽

唐代 • 李商隐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

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代 •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代 •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舻。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柳永
简介描述: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约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在润州去世。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生专意于词的创作,成就显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创新。他首变五代、宋初词多以小令为主的模式,专意创作长调,有的甚至是他自创的新调,故李清照称他“变旧声作新声”。柳词的内容较之前人也有所拓展,其羁旅行役词,表现了一位下层士大夫文人在仕途挣扎流浪的种种困境,颇能引发人们的共鸣。《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其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古今俊句,为时人所称道。其都市风情词,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宋仁宗时代社会的繁荣景象,黄裳说其词“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陈振孙也认为他把“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有词作《乐章集》存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