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曾(?-785年),字孝常,排行十六,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其先世安定(今甘肃泾川)著姓,四世祖敬德时始避地南徙,皇甫冉之弟。中国唐朝时期诗人。
皇甫曾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登进士第。代宗大历(766年-779年)初前后,在长安,任殿中侍御史(或监察御史)。大历三年至六年(768年-771年)间坐事贬舒州司马。罢职后,以司封郎中居舒州。约大历七、八年(772年-773年)离舒,沿江东下,逢戴叔伦于京口。大历九年(774年)春,尝游湖州,与皎然、颜真卿等联唱,结集为《吴兴集》十卷。大历后期,任阳翟令。后卒于德宗贞元元年(785年)。
皇甫曾工于诗,与兄冉齐名,时人因比以张载、张协。其诗多赠别、感怀之作。尤擅五言,其“寒生五湖道,春及万年枝”两句(《奉送杜侍御还京》),为时人称赏。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为士林所尚”(《中兴间气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皇甫曾集》一卷。《全唐诗》编为一卷,《全唐诗续补遗》补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