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独自上层高楼,极目远望,青山在远方若隐若现。望到夕阳要坠落的时候,还是看不见鸿雁飞来传音信。
独自走下高楼楼下的蟋蟀发出凄怨之声。待到明月高悬时,仍然愁思肠断。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独自上层楼,极目远眺,盼望着夫婿的身影,但茫茫天地间,唯见远山一片。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甚至连一点音讯也没有。起首便用“独自”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未登楼,已见愁。女主人公对外界的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一心寻找的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的“西飞雁”。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下了高楼,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此处以将少妇的哀怨融人景物中,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内心幽怨。下片首句“独自下层楼”与上片首句“独自上层楼”呼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
这首词以情见长,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再变为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词人在羁旅行役中故人之思,人在远方他乡,亲人日夜思念,在外待得越久,怀念之情愈浓,故写下此词。该词具体写于何年尚待考证。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飚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摧。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上登临游幸,未尝为乐,或瞠目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赋此诗。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