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乌帽斜欹倒佩鱼

五代孙光宪

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问壁边书。

白话译文

他斜戴着乌纱帽,佩带的鱼饰倒立着,轻轻地走在寂静的街上,去寻找心上人的居处。隔着墙刚刚敲门,她也能识别是谁到来了。

她刚看见客人时掩面敛容,得到了人的怜爱时,还是那副怯声怯气的样子,低着头,含着羞,假装询问壁上的题字。

词句注释

  1. 乌帽:隋唐富贵者所戴的帽子,初为官员所戴乌纱帽,后闲居之士亦可戴。杜甫《相从行赠严二别驾时方经崔旰之乱》:“乌帽拂尘青螺粟,紫衣将至绯衣走。”又解:乌帽为隐者所戴。《宋史·杜衍传》:“既退居南都,出入从者十许人,乌帽皂履,绨袍革带。”佩鱼:唐代五品以上的服饰,按品级不同,分别佩带金、银、铜所制成的鱼。《新唐书·车服志》:“中宗初罢龟袋,后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景龙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
  2. 访仙居:游访仙人所居之地。这里特指娼妓所居处。
  3. “隔墙”句:意思是隔着墙刚刚敲门,她也能识别是谁到来了。
  4. 掩敛:掩面敛容,微含羞态。
  5. “得人”二句:她得到了人的怜爱时,还是那副怯声怯气的样子;低着头,含着羞,而问壁上的字。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男子娼门冶游。

上片第一句,写男子装束,虽是官员,但到“北里”游冶处,也不讲究了,“乌帽斜”、“倒佩鱼”,极写洒脱不恭之状。“静街”一句,写做这等事,还是隐蔽一些好,故言“偷步”。“隔墙”句,是说里面的女子一听到敲门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可见此男子为常客了。

下片写女子接待他时的情态,三句分三层,先是“微敛”,再是“生疏”,后是“羞问”,写得细腻入微,娇羞之态可掬;但并不猥亵淫荡。表现了对此女的一种真切的怜爱。《白雨斋词话》道:“迤逦写来,描写女儿心性,情态无不逼真。”

猜你喜欢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唐代 • 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代 • 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黠鼠赋

宋代 • 苏轼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董娇饶

两汉 • 宋子侯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酒泉子·楚女不归

唐代 • 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孙光宪
简介描述:

孙光宪(?~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省仁寿县)人。五代时期荆南大臣、文学家。

孙光宪家世务农。孙光宪读书好学,唐末为陵州判官,有名声。后唐庄宗灭前蜀,孙光宪于后唐天成初年,避地江陵。当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据有荆土,招致四方之士,由梁震推荐,孙光宪入选为节度使掌书记。高季兴大治战舰,欲与邻邦楚国交战。孙光宪认为应该休养生息,高季兴采纳其建议,停止罢兵。高从诲继立,梁震辞去官职,自此政事均委于孙光宪。孙光宪事荆南三世,皆处幕府之中,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后来宋朝派遣慕容延钊平定湖南,孙光宪教导高继冲开门迎纳慕容延钊,献上荆南三州之地。宋太祖嘉其功,授黄州刺史,政绩卓著。开宝元年(968年),孙光宪去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