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旅次

唐代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白话译文

思念家乡时不要登上越王台,登上高处乡思更加难以释怀。

作客正在鸿雁飞不到的地方,谁说故乡亲人会有书信捎来?

城头传来晓角声声晨霜消尽,城外荡起余潮阵阵把月送回。

思乡的心就像百花含苞待放,年年竞相绽放被春催了又催。

词句注释

  1. 南海:今广东省广州市。
  2. 越王台:汉代南越王尉佗所建,遗址在今广州越秀山。
  3. 裁:剪,断。
  4. 当:一作“逢”。无雁处: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据说飞至湖南衡山则不再南飞了。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无雁处”。
  5. 霜尽:此处指天亮了。广州天气暖和,天一亮霜便不见了。
  6. 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围墙。荡:一作“带”。
  7. 发:一作“向”。

作品赏析

此诗抒写羁旅之情。首联“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从广州的著名古迹越王台落笔,但却一反前人的那种“远望当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地写成“忆归休上”,以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法,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颔联“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南海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他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言外便有嗟怨客居过于边远之意。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清平乐·别来春半》),是写见雁而不见信的失望;而曹松连雁也见不到,就更谈不上期待家书了,因此对句用“谁道有书来”的反问,来表现他的无限懊恼。

颈联“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展示了日复一日唤起作者归思的凄清景色。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这一联的描写使读者想起唐诗中的有关诗句:“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武元衡《单于晓角》);“回潮动客思”(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晓角、残潮,都是牵动归思的景色。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写了一时间勾起的乡愁,那么,曹松这一联的景色,则融进了作者连年羁留南海所产生的了无终期的归思。归思这样地折磨着作者,平常时日,还可以勉强克制,可是,当新春到来时,就按捺不住了。因为新春提醒他在异乡又滞留了一个年头,使他归思泉涌,百感交集。“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向高潮。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像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想象一下号称花城的广州,那沐浴在春风里的鲜花的海洋,读者不禁为作者如此生动、独到的比喻赞叹不已。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动贴切,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写到这里,作者的南海归思在几经婉转之后,终于得到了尽情的倾吐。

这首诗在艺术上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探索,它没有采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没有采用借景抒情为主的笔法,而是集中笔墨来倾吐自己的心声,迂曲婉转地揭示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细微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情深意曲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之前。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东省广州市)时的思归之作。

名家点评

  • 元·方回:后四句平正。(《瀛奎律髓》)
  • 明末清初·金圣叹:忽然快翻“远望当归”旧语,成此斩新,妙!起言彼远望当归,自是不复求归人语,今我直欲真归,故更不敢上此高台也。三四极写南海之远,言彼空空之书,尚自难来,我累累之身,如何得去,正是不敢登台之缘故也(首四句下)。五六写通夜不寐神理如画,此非只一夜,乃是夜夜也。“心”即思归之心,言年年春初,纷纷乱发,故曰“似百花”“被春催”也(末四句下)。(《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明末清初·黄生:起将“远望可以当归”语,突然翻过一层,便觉旅怀诗斩然新特。结云花当春而思发,人当春而思归,故心之不闲与花无异者也。(《唐诗摘钞》)
  • 清·屈复:“正当”、“谁道”承“不易裁”,最得神味。前四皆写情,五六写景,既切题,景中有情。七八写归心,结全篇。句雅意远,晚唐所少。声调高亮,结不衰飒,尤难得。(《唐诗成法》)
  • 清·纪昀:起得峭拔,接得遒健,后四句亦称。(《瀛奎律髓汇评》)
  • 清·宋宗元:情词斐亹。(《网师园唐诗笺》)

猜你喜欢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唐代 • 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别州民

唐代 • 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咏二疏

魏晋 • 陶渊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筋道平素。

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逞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曹松
简介描述:

曹松(828年-903年),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安庆市潜山市梅城镇河湾村)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依建州刺史李频,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年)中进士,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

曹松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