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居

唐代施肩吾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白话译文

隐居在山野想着那些餐霞的人,夜晚越来越长,冷月下露珠儿正在下滴。这地方千年来只有孤独的老鹤啼叫过三两声,一棵松柏从岩石上飞斜下来。大雁的声音渐响渐远人声也随着消失,是哪家的纺织机织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样的绸缎。我这山野之人一醉醒来之时,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

作品赏析

诗人前四句写景,用了“幽居”、“月寒”、“珠露”等词渲染了居住地点的气氛,表明所隐居之地的幽静。用“千年独鹤两三声”、“去雁声遥人语绝”等句子说明自己的孤寂和环境幽静。而“谁家素机织新雪”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景状物意境深远。

猜你喜欢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满江红·老子当年

宋代 • 辛弃疾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

嗟往事,空萧索。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海水连天凝远望,山风吹雨征衫薄。向此际、羸马独骎骎,情怀恶。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南北朝 • 谢灵运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

金朝 • 段成己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白莲

唐代 • 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施肩吾
简介描述: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东斋,号栖真子。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举进士,后被钦点为状元,也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生于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 (今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

早年读书分水五云山、龙门等地。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举进士,知贡举太常少卿李建试之《太羹不和赋》、《早春茂雪诗》,以第13人及第。然淡于名利,不待授官,即东归。临行,张籍等著名文士为之赋诗饯行,传为韵事,既归,心慕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县)为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筑室隐居,潜心修道炼丹。晚年,率族人渡海避乱,至澎湖列岛定居,为大陆人开发澎湖之先驱。

北宋大中祥符时期,另有一位修道者施肩吾,字希圣,号华阳子。著作《西山群仙会真记》《钟吕传道集》等。

施肩吾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