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春酲薄

宋代刘克庄

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白话译文

春酒微醉之后,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又在与战士们快马飞驰,争毬为戏;我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听到了明月下悠扬的笛声和晓寒中嘹亮的号角声。

古来成败是难于用言辞描述的,而现在却后悔当年的错误。当年如果继续留在军中,穿上盔甲勇敢作战,很难说就没有建立功勋的希望。

词句注释

  1.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2. 春酲:春日醉酒后的困倦。酲,酒醉后神态不清的状态。
  3. 毬马:毬,即球,又称鞠丸,是古代习武用具。毬马,即战袍和战马。一说击毬和骑马。
  4. 吹角:吹号角。
  5. 描摸:即“描摹”。用语言和文字描写事物的形象。一说捉摸。
  6. 铁衣:古代战士用铁片制成的战衣。指盔甲。
  7. 重著:重托。

作品赏析

上片通过记梦引出对当年军幕生活的怀念。词人春酒微醉之后,进入梦乡。在梦中他又在与战士们快马飞驰,争毬为戏,他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听到了明月下悠扬的笛声和晓寒中嘹亮的号角声。从“豪如昨”的自述里,人们不难想见词人当年在军中的豪迈英姿,这里写的也是当年的军幕生活,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文才武略,和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正因为这样,他对那一段生活才如此怀念,以至心有所感,形诸于梦。

下片因梦而感旧,表现了无限的感慨:“铁衣犹在,不堪重著。”这种感慨是真切实在的。古来成败是难于用言辞描述的,当年词人如果继续留在军中,很难说就没有建立功勋的希望。然而他当时却一气之下退出了幕府。而今时光流逝,壮志难酬,不免生出“当时错”的悔恨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功业无成的伤感。

此词忆昔叹今,抒壮志难酬悲愤。但感情上,不像前引《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那么愤激,而是以昨日之“豪”衬“当时错”,悔恨之情深重。写作上,上片写昨日战斗豪情,以“毬马”稍具体点及,而以“月明横笛,晓寒吹角”的环境气氛描写表现,显得清空冷峻。下片以议论出之,悔恨之情表达清楚深重,却伤于质实,语无余蕴了。

词人胸怀大志,盼望着恢复国家统一,然而词人自己却一生坎坷,南宋王朝也一天天腐朽下去,光复的希望日益渺茫,他只能凄凉感旧,慷慨生哀,这是他却悔当时错的原因,也正是该词的主旨所在。

创作背景

刘克庄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已经处于日薄西山的境地。朝廷内部先是史弥远擅政,最后是贾似道当权,政治日益腐败。面对金和蒙古的侵略,上层统治者大多得过且过,苟且偷安。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刘克庄出参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他到淮东后,见维扬(今扬州)兵不满数千,因而提出“抽减极边戍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但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第二年春天,金兵果然乘虚而入,犯安濠,攻滁州,南宋朝野震动。刘克庄“在幕最久,得谤尤甚”。滁州围解之后,他就退出了幕府。此词所写的就是这一段生活,以词人出参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的经历为背景,追怀往事,感慨深沉。

名家点评

  • 青岛大学教授刘怀荣:这首词感情豪迈,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求曲折,而以平直见长,很能体现出他的词作的主要特色。但伤于直露,语无余意,下阕又全以议论出之,削弱了词的形象性,这又是它的不足之处。(《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

猜你喜欢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清代 • 纳兰性德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劳劳亭歌

唐代 • 李白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 •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诫兄子严敦书

两汉 •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天镜园

明代 • 张岱

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每岁春老,破塘笋必道此,轻舠飞出,牙人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刘克庄
简介描述: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 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文章家、诗论家。

刘克庄于嘉定二年(1209年)以门荫补将仕郎,调靖安主簿,更名克庄。后历任州府属官、建阳县知县、枢密院编修官等职。至淳祐四年(1244年)起为江东提刑。淳祐六年(1246年),宋理宗因其久有文名,赐刘克庄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十一年(1251年),刘克庄以秘书监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迁起居舍人兼侍讲。后授权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景定三年(1262年),除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景定五年(1264年),除焕章阁学士守之职致仕。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刘克庄授龙图阁学士,次年,以疾卒。

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刘克庄为江湖派重要作家,又是后期辛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其爱国豪情与雄放风格统一,不受格律局限,散文化句式与议论化倾向发展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为大,有4500余首诗传世。著有《戊辰即事》《苦寒行》《九日》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