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笋

宋代朱松

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白话译文

春风吹拂下,竹笋如龙儿般破土而出,它们密密麻麻地布满整个汕头,人们却尚未察觉。

我急忙呼唤家中的仆人(苍头)去砍伐这些在烟雨中生长的竹笋,因为明天一早,这些竹笋就会在春风的吹拂下长得更加茂盛,参差有致。

词句注释

  1. 箨龙:竹笋的别名。
  2. 戢戢:象声词。风吹竹笋声。
  3. 苍头:仆人。

猜你喜欢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唐代 •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山中问答

唐代 •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青山湿遍·瑶簪堕也

清代 • 周之琦

瑶簪堕也,谁知此恨,只在今生。怕说香心易折,又争堪、烬落残灯。忆兼旬、病枕惯懵腾。看宵来、一样恹恹睡,尚猜他、梦去还醒。泪急翻嫌错莫,魂销直恐分明。

回首并禽栖处,书帏镜槛,怜我怜卿。暂别常忧道远,况凄然、泉路深扃。有银笺、愁写瘗花铭。漫商量、身在情长在,纵无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虚窗递入秋声。

待漏院记

宋代 • 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朱松
简介描述: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人称韦斋先生,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宋朝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之父。

政和八年(1118年),朱松考中进士,授建州政和尉,后调为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金兵进犯中原,宋室被迫南迁,朱松闻之悲恸欲绝,宋高宗临朝,屡次上疏陈中兴之策。累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佐郎、兼史馆校勘、度支员外郎、司勋、吏部郎等职,参与撰修《哲宗实录》等。后秦桧意图向金国议和,朱松极力劝阻,遭到外放,自请为祠官,管理台州崇道观,隐居于建溪之上。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去世,时年四十七岁。

朱松从学于罗从彦,与李侗为同门友,深得洛学之要,又曾放意于诗文,以诗闻名于建炎、绍兴间。其著述《上李丞相书》《上皇帝疏》《论时事札子》等,皆直言无隐,切中时弊,浑涵流转,惟意所适。另著有《韦斋集》12卷,宋、元、明、清皆曾刊刻。今存明弘治十六年刻本、清康熙刻本、清雍正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续编》本。

朱松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