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篇

魏晋张华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馀,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从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於是,好古师老彭。

白话译文

风度翩翩的战国四公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贤达之名。

那时龙争虎斗,战国七雄相互抗衡。

但他们之所以成就自己的万古美名,多是依靠他们招徕的门下食客。

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秦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地求救,靠毛遂说服了楚王,楚国才出兵相救。

春申君曾经游说秦王,才使楚国太子得以还楚。

游侠之士真是贤明,但他们为什么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

我则与那些游侠士不同,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为师。

词句注释

  1. 翩翩:鸟轻飞貌。行动轻快貌,形容举止洒脱的样子。
  2. 四公子:著名的战国四公子。
  3. 浊世:混浊动乱的时世。尘世。
  4. 称:可称为。
  5. 贤明:贤德明察(之人)。
  6. 龙虎:龙与虎。
  7. 方:方才,正在。
  8. 交争:交兵争战。交相争夺。
  9. 七国:指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10. 并:一并。一齐。一同。
  11. 抗衡:彼此对抗保持平衡。
  12. 食客:指进食的客人。旧时寄食于豪门贵族解难帮忙之门客。
  13. 馀:余。多。
  14. 门下:门庭之下。
  15. 门生;弟子。
  16. 豪英:豪强和英雄。
  17. 游说:周游劝说。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行动。指说客。
  18. 朝夕:早晚。
  19. 至:来到。
  20. 辩士:雄辩之士。辩才出众之士。
  21. 自:独自。
  22. 从横:纵横,奔驰无阻、纵横四海。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合纵连横之说的节缩语。顺从连横之说。
  23. 孟尝: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24. 东出关:朝东方出了关隘。
  25. 济身:接济自身。周济身体。
  26. 由:由于,缘由于。
  27. 鸡鸣:公鸡鸣叫。鸡鸣狗盗之徒。《史记·孟尝君列传》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28. 信陵: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29. 西反魏:自西方返回魏国。反,返。
  30. 秦人:秦国人。
  31. 窥(kuī)兵:窥探兵力。炫耀武力。用兵进犯。
  32. 赵胜:赵国平原君赵胜。
  33. 南诅楚:南方去说服楚国。诅,力言。强力誓言。
  34. 乃与:于是与。
  35. 毛遂: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赵胜门客,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获得“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36. 行:同行。
  37. 黄歇:楚国春申君黄歇。
  38. 北适秦:北面去往秦国。适,往,之。
  39. 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
  40. 还入荆:返还进入荆州。
  41. 美哉(zāi):美啊。哉,文言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
  42. 游侠士:周游任侠的士子。
  43. 何以:用什么,为什么,如何。
  44. 尚:崇尚。
  45. 四卿(qīng):指战国四公子。卿,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古人对人的尊称。
  46. 则:副词,却,表示转折。
  47. 异於:不同于。
  48. 是:这,此。
  49. 好古:爱好古代,喜好古风。
  50. 师:从师于。
  51. 老彭:老子和彭祖。道家鼻祖是老子,而始祖是彭祖,指道教。

作品赏析

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游历任侠之士。指好交游能见义勇为的人。

张华的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他的《游侠篇》模仿曹植的《名都篇》,诗中赞赏游侠之士和战国四公子的贤明。

猜你喜欢

过闽关

明代 • 刘基

关头雾露白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粳稻入闽中。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 •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跋傅给事帖

宋代 • 陆游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

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辛酉立春

宋代 • 吕本中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七谏·怨世

两汉 • 东方朔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其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辇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张华
简介描述: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

张华出身范阳张氏,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在曹魏时,他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逐渐受到晋武帝的重用。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大将杜预坚决支持武帝伐吴,于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以功进封广武县侯。其后遭到排挤,出镇幽州,政绩卓然。之后返朝任太常,终武帝之世未得参与政事。晋惠帝继位后,累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惨遭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太安二年(303年),获得平反,追复官爵。

张华工于诗赋,词藻温丽,又雅爱书籍,精于目录学,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还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今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

张华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