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江山如画

元代陈英

江山如画,茅檐低厦,妇蚕缫婢织红奴耕稼。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休羡他。亡,休羡他。

白话译文

江山像图画一样美丽,几间低矮的茅屋,妇女在养蚕缫丝,婢女在纺织缝纫,家奴在耕种庄稼。操持桑麻,捕捉鱼虾,渔民樵夫相见没有别的话,随便讲讲三国鼎立、分分合合,管他谁胜谁负。兴旺了,不用羡慕他;衰亡了,也不必怜惜他。

词句注释

  1. 蚕缫:养蚕与抽收茧丝。织红:纺织与缝纫刺绣。耕稼:耕田与播种谷物。
  2. 务:经营。桑麻:农作物的泛称。
  3. 牛继马:晋朝司马氏开国初,西柳谷出土一石,上有图画及“牛继马后”的谶语。后来恭王司马觐的妃子与军吏牛氏私通,生下的儿子便是日后东晋的第一代皇帝元帝司马睿,果然暗中继替了原先皇家的血统。这里借指历史上王朝的更迭与嬗变。

作品赏析

赏析一

马致远在《哨遍》套数中说:“有一片冻不死衣,有一口饿不死食,贫无烦恼知闲贵。譬如风浪乘舟去,争似田园拂袖归。”又在《四块玉·叹世》中写道:“佐国心,孥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可见元代归田隐居的文人,生活条件未必优裕,得免饥馁已属满足。而贯云石《水仙子·田家》四首,一首写到“布袍草履耐风寒,茅舍疏篱三两间”,另一首却说是“田翁无梦到长安,婢织奴耕仅我闲”。看来元散曲铺张归隐后“田家乐”的种种富足,既是出于愤世嫉俗的需要,也不无画饼充饥的理想意味。本曲自然也不能免俗。

作品的序络十分明晰。从“江山如画”的大背景叙出住所,再写住所中成员的日常劳作,“耕稼”引出“桑麻”,“鱼虾”引出“渔樵”——列叙生活的家常。有奴有婢,丰衣足食,符合“闲适”题材散曲的模式。独具一格的是下半的结尾。“三国鼎分牛继马”是豪辣老到的俊语。在一连串不动声色的平静叙述中,忽来此奇兀一句,顿生倔强之文气,既展现了主人的避世身份,也使隐藏在隐居生活背后的感慨牢骚之情跃然跳出。于闲适的表象下不时伺机喷发出愤世的岩浆,是元散曲这类隐世题材作品常用的模式,有力地证明了它们其实是“叹世”、“警世”之作的一种变相。

赏析二

开头一句“江山如画”,取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用在这里,则少了豪气而呈现一种清静的意境。接着,曲子选取了一些乡居生活的代表性形象,如低矮的茅屋,缫丝的妇女,织女红的婢女,耕田的家奴,无忧无虑随意闲谈的渔翁、樵夫,使这幅图画中出现的人物都点染上闲适幽静的色彩,这些形象又使整幅画面更有特色,构成统一的意境。最后两句点题:朝代更迭、或兴或亡,由他去吧,自己则知足常乐。收尾相当有力。

猜你喜欢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代 •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将士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唐代 • 李白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寓意

宋代 •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蚕谷行

唐代 • 杜甫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陈英
简介描述:

陈英,元代散曲作家,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今北京)人。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元代钟嗣成《录鬼簿》称其“陈草庵中丞”,名列前辈名公之中。元代张养浩《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陈英自述,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可备一说。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

陈英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