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抵死难拚弃。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千愁万恨已经将我的心牵系着,使之难以释怀。深夜在孤独的驿馆中从醉酒中醒来,长夜漫漫,索然无味。令人遗憾的事,之前在枕前许下的许多心意,到现在都未能实现。落得个孤单一人,难以入眠,越发憔悴了。
更添伤感,又无可奈何。孤身一人,只觉索然无味,无精打采。在没人的地方想着想着,多次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对于这些杂七杂八的琐事,我感到困惑,似乎无法轻易放下。待到与你相见,要问问你,该如何应对这一切。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抵死难拼弃。”——“不懂得有些事儿,为什么这样至死难以割舍。”柳永也许没想到,他这似乎不经意的一问,竟然引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停发问。
古代,最著名的发问便是元好问因大雁殉情一事引起的感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词《摸鱼儿(问世间)》)。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双方可以生死与共,这是古人信奉的“至情”。
当代,人心不古,反而越问越糊涂了。“爱有几分能说清楚,还有几分是糊里又糊涂”, “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 (当代电视剧《过把瘾》主题歌)。
未来,试问:还有“至情”吗?
不知有多少万恨千愁,将少年的内心牵挂。在孤寂的客舍,酒醒后,零乱不全的梦中断了,漫漫长夜没有滋味。可惜枕边曾经多少的柔情蜜意,到如今我俩总是有始无终,得到的只是独自一个人夜不能寐,憔悴不堪。
伤感与日俱增,有何办法。只能白白地这样,厌厌成病躯。每当无人的时候就忍不住相思,多少次孤独地流泪。不懂得有些事儿,为什么这样至死难以割舍。等到最后,我要长久不休地问问你看,何以如此?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香玉,翠凤宝钗垂簏簌,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照帘残烛,梦馀更漏促。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