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曲·罗袖动香香不已

唐代杨玉环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

白话译文

衣袖舞动掀起香风,衣香体香飘散不已。纤细柔软的身姿亭亭玉立,像红莲摇曳在秋雾里。

躯体和双臂缓缓舞动,像轻云刚被风吹出山谷,又像清风徐起时柔嫩的柳条,低拂池水将影儿映进水里。

字词注释

  1. 阿那曲:词牌名,初为杨贵妃创制。阿那,又作“婀娜”,形容舞姿柔美。《填词名解》:“(阿那曲)盖唐仄韵绝句体也。”或云唐名《阿那曲》,宋名《鸡叫子》,又名《春晓曲》。杜文澜校《词律》,疑即《纥那曲》之转音。”此词单调,28字,4句,3仄韵,1、2、4句押韵。《全唐诗》卷五在题下有“题赠张云容舞”字样。
  2. 罗袖:丝织衣服的衣袖。动香:舞袖舞动,香气飘散。
  3. 红蕖:红莲,粉红色的荷花。这里比喻舞姿。蕖,即芙蕖,莲花的别名。袅袅,纤细柔软的样子。秋烟:初秋的薄雾,取其透明。
  4. 轻云:轻薄的云彩,比喻舞姿。乍,刚,刚刚。
  5. 嫩柳:柔嫩的柳条,比喻舞姿。初,刚开始。这里的“初”,与上句的“乍”都表现舞姿的灵巧、轻柔。

作品赏析

这首诗运用形象的比喻,极赞张云容的霓裳舞。

起句,写轻歌曼舞时舞女拂动罗衣衣袖,而其体香(脂粉香气)被气流带动,飘溢四方的情景。不已,指不停地飘散。次句,以秋日烟雾中亭亭玉立于水面、随风轻轻摇曳的荷花为喻,以写舞蹈中的女子之美。

末二句,谓其舞姿优美、潇洒,如岭上轻云在风中飘拂,其腰肢柔软,又如春日池畔低拂水面的嫩柳枝条。句中的“乍”、“初”二字,点明了舞者其时处于由静态转向动态的起始过程,用字十分准确而传神。

诗中用荷花、轻云、池边嫩柳初拂水形容张云容飘逸轻柔的舞姿,真是妩媚动人。同时,“红蕖”与“嫩柳”在视觉上也给人心悦的快感。

“罗袖动香香不已”,是说绫罗的广袖舞动起来,像阵阵春风吹来,芬芳四溢。古代妇女衣妆多为广袖,加上“罗袖”细软,故舞动起来十分轻盈。“动”,舞动起来。“香”是指舞动时煽出的阵阵香风,带有宫人的脂粉味。由视觉到嗅觉,而且是“香不已”,都是称赞其舞姿之妍。“红蕖袅袅秋烟里”,是说好像红艳艳的荷花在初秋的轻烟里摇动。“出水芙蓉”本身就很美,再加上淡淡的“秋烟”薄雾,就像在轻纱中冒出的玉人,而且在荷风中露出“袅袅”柔美的身姿,就显得更美了。这是用“红蕖”作比喻,形容张云容的舞姿之美。

“轻云岭上乍摇风”,是说像岭上聚着白云,风儿忽然吹来立即飘浮一样。有时女演员伫立舞台,真如云挂秀岫。“乍摇风”极其形象地写出她突然问飞舞起来,给人带来意外的惊讶之感。这是从动作变换上写张云容的表演艺术。“嫩柳池塘初拂水”,是说像池边嫩绿的柳丝拂着平静的水面。“嫩柳”是喻舞人的娇小美丽,“拂水”指长袖舞动频频轻拂光滑的地面,似“嫩柳”拂池塘之水激荡起无限的涟漪。这句说明张云容舞姿之柔。

这首诗首句是总的概括,后三句全用比喻,是“香不已”的具体化。全诗以物作为审美对象,展开联想,描绘出张云容歌咏舞蹈表演的作品是很难写的,因为很难将优美的动作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杨贵妃这一首却写得很不错,有自己的特色。史书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的确,只有对音乐舞蹈本身是内行,才能有这样生动的描绘;只有具有诗才,才能用这样优美的文字并以诗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创作背景

史载杨贵妃能歌善舞,妙解音律。这首词虽然是七言诗的形式,但能入乐歌唱,属于唐声诗之列。声诗是诗,可以是词,故张璋把它收进《唐五代词》。

此词也被收录在《全唐诗》在题下有“题赠张云容舞”字样,此词当是写给善跳《霓裳羽衣舞》的歌女张云容的。张云容是杨玉环的侍女,善舞《霓裳羽衣舞》。一次她们跟着唐玄宗到绣岭宫,张云容表演了独舞《霓裳羽衣舞》,跳得极为美妙。杨贵妃即写了此词赞美她的舞姿。(后不知什么原因,张云容被道士毒死。)

名家点评

  •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云:“动”字、“不已”字,画出舞态矣。
  • 明·钟惺<名嫒诗归>卷十:评“罗袖动香香不已”句:“香不已”三字,得舞之神,看“动香”二字,便不是说香矣。妖甚!妖甚!又:女人看女人无情,非为聪明女子言也。我见犹怜,此岂男子语耶?悟此可读太真此诗。
  • 清·王士祯汇编<唐诗十集>壬集二二:唐汝询云:读此知明皇宠妃,不独以色。
  • 清·陆泵<历朝名嫒诗词>卷四:诗不为佳,却宇字形容舞态,出语波俏,亦足见其风致可喜。
  • 俞陛云<唐词选释>贵妃精音律,故词取协调,被诸管弦,而句不求工。既言秋烟芙蕖,又言嫩柳初拂,物候亦失序。贵妃逸事夥矣,词则仅此一首,姑录于卷。
  • 刘毓盘<词史>第二章:杨太真“阿那曲”。又名<鸡叫子>。按<词统>曰:“此赠善舞者张云容作。”用仄韵叶,与叶平韵者不同,<词谱>不收,应补。

猜你喜欢

李都尉古剑

唐代 • 白居易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送友人

唐代 •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与友人论学书

清代 • 顾炎武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题许道宁画

宋代 •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宋代 • 欧阳修

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

杨玉环
简介描述:

杨玉环(719年—756年)即杨贵妃,薄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县)人。初为玄宗子寿王李瑁妃,被玄宗看中,送人太真观出家,道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年)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安史乱中,随玄宗逃往四川,至长安西南马嵬坡,在陈玄礼等胁迫下被缢身死。

杨玉环她有文才、通音律、善歌舞,深得玄宗宠幸。曾用玄宗加工创制的西凉乐曲《冤裳羽衣曲》,创作《霓裳羽衣舞》,为当时歌舞之冠。

杨玉环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