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曲·罗袖动香香不已

唐代杨玉环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

白话译文

衣袖舞动掀起香风,衣香体香飘散不已。纤细柔软的身姿亭亭玉立,像红莲摇曳在秋雾里。

躯体和双臂缓缓舞动,像轻云刚被风吹出山谷,又像清风徐起时柔嫩的柳条,低拂池水将影儿映进水里。

字词注释

  1. 阿那曲:词牌名,初为杨贵妃创制。阿那,又作“婀娜”,形容舞姿柔美。《填词名解》:“(阿那曲)盖唐仄韵绝句体也。”或云唐名《阿那曲》,宋名《鸡叫子》,又名《春晓曲》。杜文澜校《词律》,疑即《纥那曲》之转音。”此词单调,28字,4句,3仄韵,1、2、4句押韵。《全唐诗》卷五在题下有“题赠张云容舞”字样。
  2. 罗袖:丝织衣服的衣袖。动香:舞袖舞动,香气飘散。
  3. 红蕖:红莲,粉红色的荷花。这里比喻舞姿。蕖,即芙蕖,莲花的别名。袅袅,纤细柔软的样子。秋烟:初秋的薄雾,取其透明。
  4. 轻云:轻薄的云彩,比喻舞姿。乍,刚,刚刚。
  5. 嫩柳:柔嫩的柳条,比喻舞姿。初,刚开始。这里的“初”,与上句的“乍”都表现舞姿的灵巧、轻柔。

作品赏析

这首诗运用形象的比喻,极赞张云容的霓裳舞。

起句,写轻歌曼舞时舞女拂动罗衣衣袖,而其体香(脂粉香气)被气流带动,飘溢四方的情景。不已,指不停地飘散。次句,以秋日烟雾中亭亭玉立于水面、随风轻轻摇曳的荷花为喻,以写舞蹈中的女子之美。

末二句,谓其舞姿优美、潇洒,如岭上轻云在风中飘拂,其腰肢柔软,又如春日池畔低拂水面的嫩柳枝条。句中的“乍”、“初”二字,点明了舞者其时处于由静态转向动态的起始过程,用字十分准确而传神。

诗中用荷花、轻云、池边嫩柳初拂水形容张云容飘逸轻柔的舞姿,真是妩媚动人。同时,“红蕖”与“嫩柳”在视觉上也给人心悦的快感。

“罗袖动香香不已”,是说绫罗的广袖舞动起来,像阵阵春风吹来,芬芳四溢。古代妇女衣妆多为广袖,加上“罗袖”细软,故舞动起来十分轻盈。“动”,舞动起来。“香”是指舞动时煽出的阵阵香风,带有宫人的脂粉味。由视觉到嗅觉,而且是“香不已”,都是称赞其舞姿之妍。“红蕖袅袅秋烟里”,是说好像红艳艳的荷花在初秋的轻烟里摇动。“出水芙蓉”本身就很美,再加上淡淡的“秋烟”薄雾,就像在轻纱中冒出的玉人,而且在荷风中露出“袅袅”柔美的身姿,就显得更美了。这是用“红蕖”作比喻,形容张云容的舞姿之美。

“轻云岭上乍摇风”,是说像岭上聚着白云,风儿忽然吹来立即飘浮一样。有时女演员伫立舞台,真如云挂秀岫。“乍摇风”极其形象地写出她突然问飞舞起来,给人带来意外的惊讶之感。这是从动作变换上写张云容的表演艺术。“嫩柳池塘初拂水”,是说像池边嫩绿的柳丝拂着平静的水面。“嫩柳”是喻舞人的娇小美丽,“拂水”指长袖舞动频频轻拂光滑的地面,似“嫩柳”拂池塘之水激荡起无限的涟漪。这句说明张云容舞姿之柔。

这首诗首句是总的概括,后三句全用比喻,是“香不已”的具体化。全诗以物作为审美对象,展开联想,描绘出张云容歌咏舞蹈表演的作品是很难写的,因为很难将优美的动作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杨贵妃这一首却写得很不错,有自己的特色。史书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的确,只有对音乐舞蹈本身是内行,才能有这样生动的描绘;只有具有诗才,才能用这样优美的文字并以诗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创作背景

史载杨贵妃能歌善舞,妙解音律。这首词虽然是七言诗的形式,但能入乐歌唱,属于唐声诗之列。声诗是诗,可以是词,故张璋把它收进《唐五代词》。

此词也被收录在《全唐诗》在题下有“题赠张云容舞”字样,此词当是写给善跳《霓裳羽衣舞》的歌女张云容的。张云容是杨玉环的侍女,善舞《霓裳羽衣舞》。一次她们跟着唐玄宗到绣岭宫,张云容表演了独舞《霓裳羽衣舞》,跳得极为美妙。杨贵妃即写了此词赞美她的舞姿。(后不知什么原因,张云容被道士毒死。)

名家点评

  •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云:“动”字、“不已”字,画出舞态矣。
  • 明·钟惺<名嫒诗归>卷十:评“罗袖动香香不已”句:“香不已”三字,得舞之神,看“动香”二字,便不是说香矣。妖甚!妖甚!又:女人看女人无情,非为聪明女子言也。我见犹怜,此岂男子语耶?悟此可读太真此诗。
  • 清·王士祯汇编<唐诗十集>壬集二二:唐汝询云:读此知明皇宠妃,不独以色。
  • 清·陆泵<历朝名嫒诗词>卷四:诗不为佳,却宇字形容舞态,出语波俏,亦足见其风致可喜。
  • 俞陛云<唐词选释>贵妃精音律,故词取协调,被诸管弦,而句不求工。既言秋烟芙蕖,又言嫩柳初拂,物候亦失序。贵妃逸事夥矣,词则仅此一首,姑录于卷。
  • 刘毓盘<词史>第二章:杨太真“阿那曲”。又名<鸡叫子>。按<词统>曰:“此赠善舞者张云容作。”用仄韵叶,与叶平韵者不同,<词谱>不收,应补。

猜你喜欢

落梅风·因他害

元代 • 马致远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驾幸三会寺应制

唐代 • 上官婉儿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赠君谋父子

清代 • 郑板桥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过眼寸阴求日益,关心万姓祝年丰。

阶下青松留玉节,夜来风雨作秋声。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求贤令

两汉 • 曹操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7?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无闷·催雪

宋代 • 吴文英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歌丽。泛碧蚁。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晓梦先迷楚蝶,早风戾、重寒侵罗被。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杨玉环
简介描述:

杨玉环(719年—756年)即杨贵妃,薄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县)人。初为玄宗子寿王李瑁妃,被玄宗看中,送人太真观出家,道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年)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安史乱中,随玄宗逃往四川,至长安西南马嵬坡,在陈玄礼等胁迫下被缢身死。

杨玉环她有文才、通音律、善歌舞,深得玄宗宠幸。曾用玄宗加工创制的西凉乐曲《冤裳羽衣曲》,创作《霓裳羽衣舞》,为当时歌舞之冠。

杨玉环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