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桃核念珠

清代高士奇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白话译文

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核桃做成的,(核桃)圆得就像小樱桃一样,一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拄着禅杖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阴下盘坐着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而指天话地讨论(佛法)的,有坦胸曲拳的,有前趋后顾的。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种。(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盒,挑东西的木杖,(化缘用的)瓶钵,经卷等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而佛像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褐色的袈裟,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词句注释

  1. 念珠:又称佛珠、数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
  2. 龛:供奉神位、佛像等的小阁子。
  3. 趺坐:指佛教徒盘腿端坐,左脚放在右腿上,右脚放在左腿上。
  4. 荷:拿,持。
  5. 袒跣:脱袜赤足。
  6. 具:具备。这里是“有;存在”的意思。
  7. 至:名词,极致;极点。

作品赏析

此文生动描绘了一组由山桃核雕刻而成的念珠,每枚核上刻有数尊罗汉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罗汉或立或坐、或诵经或行走,甚至细致到蒲团、竹笠等随身物品,以及云龙风虎等动物穿插其间;在明亮洁净的环境下静心观赏,会发现这些罗汉像虽小如粟米,却雕刻得极为细腻,无论是衣着还是神情都各具特色,仿佛各自萧散于松柏岩石之间,展现了雕刻艺术的极高境界。这篇文章不仅赞美了工艺品的精湛技艺,也体现出作者对艺术品卓越的欣赏眼光。

猜你喜欢

五岳祠盟记

宋代 • 岳飞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河朔岳飞题。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清代 • 林则徐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

宋代 • 周邦彦

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暮雪助清峭,玉尘散林塘。那堪飘风递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妆。呵手弄丝簧。

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援毫授简,风流犹忆东梁。望虚檐徐转,回廊未扫,夜长莫惜空酒觞。

春日

宋代 •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五代 • 孙光宪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高士奇
简介描述:

高士奇(1645年-1703年),字澹人,号江村、竹窗、瓶庐、藏用老人,余姚匡堰石人山(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清代诗人、官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中,赐谥号“文恪”。

高士奇一生勤于著述,其著作七部收录于《四库全书》,五部编入《四库存目》。一生浮沉在宫廷宦海中,写了十几种与康熙帝有关的著作,极有史料价值,如《金鳌退食笔记》《松亭行记》《扈从东巡日录》《扈从西行日录》等。有代表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另有《江村销夏录》《清吟堂集》《江村先生全集》等多种。

高士奇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