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宋代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白话译文

蝴蝶刚刚翻过绣帘,万千玉女一齐舒袖起舞。落花片片,飞絮蒙蒙,总是在回忆灞桥分别后的情形。

浓香深夜时飘入室内的斗帐中,任凭幽深的月光和浓厚的云层覆盖着整个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温暖的流苏帐中,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词句注释

  1. 上林春令:词牌名,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
  2. 蝴蝶:喻雪片飞舞。
  3. 回:指飘飞。
  4. 灞桥:用灞桥风雪中有诗思事,唐昭宗宰相郑綮能诗,人问其新作,他回说自己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见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这里语含双关,灞桥又是唐人折柳饯别之处所,此扣离别之意。
  5. 浓香:代指梅花。漏:即漏箭,为古代宫中计时器具。意夜深。
  6. 月深云厚:指积雪。
  7. 流苏:帘帐上垂下来的繐子,用彩羽或丝织品制成,起装饰作用。这里泛指帘幕。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云:咏物应“不离不即”(《艺概》),意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也就是说好的咏物诗词既要做到曲尽妙处,又要在咏物中言情、寄托。该首咏物词就有“不离不即”之妙。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蝴蝶初翻帘绣”三句,描写纷飞的白雪,时而像翻穿绣帘的蝴蝶,时而像万千天女散花舒袖长舞,时而像落花飘洒,时而像飞絮蒙蒙。这里采用博喻的方法,将雪比做“蝴蝶”、“玉女”、“落花”、“飞絮”,用这些事物来比拟,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比喻,可以比声音、比形象、比情态、比心情、比事物,但都要抓住两者之间的可比之处。这首词的比喻,主要是比形象、比情态。蝴蝶穿帘的形象,是比拟雪花的轻而美,玉女飞舞的形象,比拟雪花洁白而飘逸,落花比拟轻飏而凄清,飞絮比拟雪花飘洒而色白。这些比喻都是新奇的想象,富有独创性,自然、精当,达到了“喻巧而理至”的效果。正因这些喻体都含着一个“飘”意,就为歇拍的抒情句“长忆著、灞桥别后”作了铺垫,从而寄寓了羁旅在外,飘泊异乡的愁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因上片巧妙用典,如“落花”、李白的“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箫声咽》)而加浓了诗的意境。

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姚铉说:“赋水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见贺裳《皱水轩词筌》)这是说写咏物诗词,可正面描写,也可侧面描写,或以反衬手法出之。下片词人就用寒梅来衬白雪,既勾画了雪之洁白,又表现了梅之高格,从而寄托了词人的孤芳、高洁的志趣。“浓香斗帐自永漏”一句,写梅花在雪后深夜之时开放,清香从窗外飘入室内的斗帐中。“任满地、月深云厚”一句,既写夜晚的雪景,如厚厚云絮铺满大地,似皎洁月光洒向原野。天宇大地,上下辉映,好一个银白世界。它静无纤尘,多么玲珑剔透。在这静穆的天地间,有一枝寒梅怒放,散着浓香,衬托着洁白的雪更加光洁隽美了。歇拍“夜寒不近流苏,后庭梅瘦”,又是一个抒情句。赞美雪中梅花不畏寒冷,不同流俗,不趋炎势,只在冰清玉洁中独弄清影。这白雪寒梅的形象又寄托了词人孑然独立的志趣。

该首咏物词,既用博喻修辞法,将雪作多角度的正面描绘,表现了雪之多姿多彩的动态美;又用衬托法,以清高的梅衬洁白的雪,创造了冰清玉洁的意境,表现了一种玲珑的静态美,在动与静、虚与实的结合中,融进词人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秀雅飘逸的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从标题“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可以看出,这是作者恰逢十一月三十日下雪天见到雪景而创作。

名家点评

  • 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元曲大家王星琦《雪》:这首词好处乃在上半阕。蝴蝶翻飞绕帘,是近观;玉女挥袖翩翩,乃是仰空而望。飞雪似落花飞絮三月天,又使人忆起灞桥绿烟,杨花柳絮,更使人联想起风雪灞桥,寻梅觅诗。总之,驰骋想象,巧比妙喻,是上半阕的诱人之处。结处之忧梅,则词尽而意不尽意尽则情不尽。惜春护花之情,悄然而出。以“月深云厚”来喻雪,亦是奇笔。月何以有深浅?云何以存厚薄?若谓月即是月,云即是云,月深即夜深,云厚即阴重,那又何必写月写云?析其为状雪则大妙。月是雪之光色,云是雪之外形,能到此境,非等闲作手所能企及。

猜你喜欢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 •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宋代 •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四块玉·酒旋沽

元代 • 马致远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写意

明代 • 徐贲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

彭天锡串戏

明代 • 张岱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一肚皮磥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毛滂
简介描述:

毛滂(1060年—1124年?),字泽民,江山(今属浙江)人。元祐中,苏轼守杭,毛滂为法曹,颇受器重。元符初,知武康县,改建官舍“尽心堂”,易名“东堂”,狱讼之暇,觞咏自娱其间,因以为号。历官祠部员外郎。政和元年(1111年)罢官归里,寄迹仙居寺。后知秀州。《宋史翼》有传。著有《东堂集》十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