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为龙阳典史。龙阳濒洞庭,岁罹水患,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担任龙阳县令属官的官职。龙阳毗邻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之刑而死的老百姓接连不断。青文胜一副情绪激昂的样子,来到宫门外呈上奏章,(想)为百姓解除疾苦,再三上书,(皇帝)都不答复。青文胜叹息说:“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于是)又一次准备了奏章,敲击登闻鼓要上诉,最终在鼓下上吊自尽。皇帝听闻(这件事)后十分惊讶,同情他为了百姓而牺牲了自己,下令宽贷龙阳赋税二万四千多石。乡里人建立了祠堂来祭奠青文胜。文胜的妻子和孩子因为贫困不能返乡,乡里决定用百亩公田奉养她。万历14年,皇帝下昭给有关部门,要他们为文胜做春秋祭奠,并赐谥号“惠烈”。
此文以青文胜舍身救民之事,彰显古代清官“以死谏君”的忠烈精神。开篇点明龙阳水患频发、赋税酷烈之危局,凸显民生疾苦。青文胜三度冒死上疏,表现出其忧民之切、赴死之决,他将个人生死与百姓存亡紧密相系,具有“杀身成仁”的儒家气节。结局“帝悯其诚”而减免赋税、建祠定祭。全文以简朴史笔记叙始末,寄寓对为民请命者的深切礼赞。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