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兰溪

宋代曹冠

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

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舣舟闲上斜阳岸。

白话译文

船儿分开波浪悠悠前行,烟雾缭绕中群山连绵,湖水缓缓流淌与天相接。游赏中想到许多好诗句,投满了锦囊,兴致高时,端着碗开怀畅饮。

漫天飞舞的柳絮扑打在游人身上,五两岸繁华让人眼花撩换。天空辽阔,微风吹拂,燕子在“卷”着“晴丝”的碧蓝的天空下飞翔。已是夕阳西下,那绿竹掩映的人家,谁家可以款待我呢?停船上岸,叩门拜访人家。

词句注释

  1. 桂棹:指船。
  2. 锦囊:唐诗人李贺出游时,携一锦囊,当想到好诗句时,即刻写好投入囊中。
  3. 挥金碗:形容豪饮的狂态。
  4. 款:敲打,扣。
  5. 舣舟:停船靠岸。

作品赏析

《凤栖梧·兰溪》是宋代词人曹冠创作的山水词,以泛舟故乡兰溪为背景,通过描绘沿途风光展现闲适心境与对自然景物的眷恋。全词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恬淡清新,兼具婉约词风与明快节奏。

上片以桂棹分浪、烟峦叠翠勾勒泛舟画卷,绿水连天的辽阔视野触发“豪饮挥金碗”的畅快诗兴;下片借飞絮撩人、晴丝卷燕等动态描摹春日生机,末句以翠竹掩门、斜阳泊岸收束游程。通过空间转换展现动静相宜的审美意趣,“撩”“卷”等动词精准灵动,虚实结合的写景手法凸显观察入微。作品以朴素平易的语言,传递出对故乡山川风物的热爱。

猜你喜欢

夏梅说

明代 • 钟惺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渭《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意也。

一丛花·咏并蒂莲

清代 • 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代 •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宋代 • 辛弃疾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玉箸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曹冠
简介描述:

曹冠(1123年?-1202年?),字宗臣,号双溪居士,东阳(今属浙江)人,南宋词人。曹冠博闻强记,书一览辄不忘。以文词知名,入太学,居秦桧门下教授其孙。为秦桧十客之一。绍熙元年(1190年),由朝散郎起知郴州。旋转官致仕,后去世,时年八十。曹冠著述甚丰,有《双溪集》《景物类要诗》《忠诚堂集》等,皆佚。詹序称其词“旨趣纯深,中含法度”。

曹冠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