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半生落魄已然成了半百老翁,独立在书斋中听着呼啸的晚风。
笔底有明珠却没有地方可卖,画轴只能闲置在荒乱的野藤中。
此诗首句“半生落魄已成翁”,概括作者数十年来灾难重重、九死一生的经历。而且,这里不仅包括着已往生活的辛酸,因为“已成翁”,也包涵了瞻望未来生活的辛酸。读书做官吧,不但年岁已老,而且连秀才的功名也在下狱时革去,根本就谈不上了;隐居山林吧,他又没有尺寸土地,一贫如洗,又哪里能高蹈得起来。在常人,落到如此境地,也许早就颓唐萎靡。然而徐渭已久很倔强,不肯向压迫他的社会低头。“独立书斋啸晚风”,写出一派孤傲猖狂的气概。举两个实例,有助于更具体地理解这句诗。在入狱之前,徐渭曾在礼部尚书李春芳那里做门客,帮助处理文书。李春芳自恃位尊官高,待门客如奴仆,又让徐渭代他写“清词”——皇帝用于道教斋醮仪式的颂文,徐渭一怒之下不仅李氏准许,便拂袖而去。出狱之后不久,徐渭又曾在翰林修撰张元忭之邀去北京,帮他处理文字事务。张家与徐家原是世交,张元忭在徐渭下狱时还曾出力救援。但是,当张元忭企图以封建礼教来约束自由放浪徐渭时,徐渭便怒不可遏,同张氏大骂一场,傲然而去。作为明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的先驱,“独立书斋啸晚风”,可以视为徐渭的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自我写照。
可以做的事情实在不多,画画是其中之一,既可自我排遣,也多少卖几文钱糊口,但这在旧时代,到底不是“正经”行当,不是一个读书人的理想寄托。后两句就把画中的葡萄喻为“明珠”,这“明珠”又象征自己的超人才智,俗世庸众既用不着它,那就任由它随便抛掷了。简单地说,这也是向来就有的“怀才不遇”的牢骚,但是,这里丝毫没有可怜巴巴期待“恩遇”的情态,只有对那个荒唐的社会的傲视与嘲弄。
题画诗不太容易写。弄得不好,便成为对画面可有可无的说明,充其量多几分文雅的意味而已。徐渭时相得益彰。有了这首诗,画的内在情绪被揭示出来了;有了这幅画,诗不但可以从文字上感受它,还能从线条上感受它。两者的统一,则在作者的人格。清代王夫之颇喜爱徐渭的诗,对他的七绝尤为欣赏,认为它自然宏放,无滞累蹇踬之病,在此篇中能够体现这一特点。至于徐渭的“笔底明珠”,乃是后人非常珍视的东西,终究不是“闲抛闲掷野藤中”了事,引郑板桥《贺新郎》词句,乃是“文章书画笔,无今无古独逞”。如果徐渭的才智用在了其它地方,比如说做官,他未必能在后人心目中占据像现在这样重要的地位。
徐渭有一幅水墨《墨葡萄图》,是他绘画的代表作之一。那幅画水墨淋漓,主藤至距上端三分之一处起笔,枝枝叶叶向下纷披垂荡,可以看出用笔如风雨之急骤,显现狂放的韵律。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动、痛苦和傲然不可羁勒的精神。就在这幅画的上端空白处,用了狼藉恣野的字体,题有一首诗,即《题葡萄图》。这幅画和题画诗的创作年代,大约是万历初年,徐渭的年纪是五十三四岁。在此之前,他走过了坎坷的人生道路,他虽自幼负有神童之名,长成之后却勉强才中了秀才,屡次应乡试,始终没有中举。他那败落的官僚家庭的有限财产,在他年轻时被乡里豪绅所侵占,他因热心于抗倭战争,应邀参加了东南军务总督胡宗宪的幕府。而胡宗宪在朝廷的权力倾轧中失败被捕之后,幕府中人员无辜受到牵连,使他深感恐惧,他以精神病发作而自杀,虽未死成,却成重伤。同样因狂病的缘故,他杀死了自己的继室而被捕下狱,坐了六七年牢,这时才刚刚释放出来。
贤与不肖之等奚判乎?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日月有食,星有离次。其在于人,言有尤,行有悔,虽圣者不免。改过什于人者,贤亦什于人;改过伯于人者,贤亦伯于人。尤贤者,尤光明焉;尤木肖者,怙终焉而已。
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习而之善,既君子矣。其有过,则其友直谏以匡之。又有友焉,巽言以挽之。退有挞,进有旌,其相率而上达也,奚御焉?习而之不善,既小人矣。其有过,则多方文之。为之友者,疏之则心非而面谀,成之则依阿苟同,惮于以正伤恩。其相率而下达也,奚御焉?兹贤者所以愈贤,而不肖者愈不肖也。
吾之友有某君者,毖余曰;“子与某相好不终,是子之失德。子盖慎诸?”又有某君毖余曰:“闻子之试于有司,则尝以私于人,是大不可。”二子者之言,卒闻之,若不逊于吾志。徐而绎之,彼无求而进逆耳之言,诚敬我也。既又自省:吾之过,其大者视此或倍捷,而其多或不可枚数。二子者,盖举一隅也,人苦不自知耳。先王之道不明,士大夫相与为一切苟且之行,往往陷于大戾,而僚友无出片言相质确者。而其人自视恬然,可幸无过。且以仲尼之贤,犹待学《易》以寡过,而今日无过,欺人乎?自欺乎?自知有过而因护一时之失,展转盖藏,至蹈滔天之奸而不悔,斯则小人之不可近者已!为人友而隐忍和同,长人之恶,是又谐臣媚子之亚也。《书》曰:“有言逆子女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女志,必求诸非道。”余枚笔之于册以备现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