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莫不讶之。食顷,使人问鹅供状不?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
明朝万历年间,钱若赓在临江当太守,有许多突出的政绩。有个乡下人拿着一只鹅到集市上,把鹅寄存在一家店里后去别的地方。回来后,他要自己的鹅,店主耍赖,说:“这群鹅都是我的鹅。”乡下人觉得不公平,到官府告状。钱若赓命人取来店里的鹅,共四只,各给它们一张纸,又给鹅笔、砚,分在四个地方,让鹅写供状。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到惊讶。吃完饭,钱若赓派人问鹅写完供状没有?差人回答说:“没有。”不一会儿,钱若赓走下公堂看鹅,说:“鹅已经招供了。”用手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下人的鹅。”人们对此觉得很奇怪,钱太守说:“乡下人的鹅吃草,鹅粪的颜色是青的;店里的鹅吃谷物粮食,鹅粪的颜色是黄的。”于是店主认罪了。
文中记录的案件虽小,却足以彰显钱若赓知府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生活经验、深刻的逻辑思维、断案方法巧妙以及拥有公正无私的执政理念。他以独特的智慧和巧妙的手段,不仅解决了乡民的困扰,更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
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