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极目望尽南天。
常听说有五六仙人,在此游乐。
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坛石崖耸立。
白龙降落在陵阳山,黄鹤呼叫子安。
子安的在这里羽化骑黄鹤上日月,乘长风驾云雾,与鸳鸾比翼。
下视茫茫宇宙之间,四海皆是波澜壮阔。
双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艰难。
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是唐代诗人李白天宝十二载(753年)漫游宣州期间创作的五言古诗,借登临安徽宣城敬亭山南眺之景,抒写怀古幽思与求仙之志。
全诗以登山回望开篇,通过“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等道教仙人陵阳子明的传说典故,描绘骑鹤驭云的仙界图景,寄托超脱尘寰的向往。后转而抒发“百岁落半途”的漂泊之叹,最终以追随仙人炼丹的愿景收束,将山水之游升华为对隐逸境界的追寻。作品融合奇崛仙话意象与跌宕情感脉络,展现李白诗歌典型的浪漫气质与精神困境。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冲等死罪。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冲等眷眷,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
昔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荷“阿衡”之号;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自是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然贤哲之士犹以为美谈。
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东诛叛逆,全军独克,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是以殊俗畏威,东夷献舞。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光宅,显兹太原。
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土嘉祚巍巍如此,内外协同,靡愆靡违。由斯征伐,则可朝服济江,埽除吴会;西塞江源,望祀岷山,回戈弭节以麾天下,远无不服,迩无不肃。今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哉?
冲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