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上遇便风

宋代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白话译文

清澈的淮水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里吹来,吹送着我小小的归舟。

黄昏时假如泊舟在喧闹低湿的地方,将令我忧愁。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

词句注释

  1. 淮上遇便风:原作者不详。
  2. 浩荡清淮:清沏的淮水波涛浩荡。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似乎在一起流。浩荡,形容河宽水盛。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
  3. “长风”句:《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问其志向,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此暗用其意。长风,远风。
  4. 喧卑地:喧嚣低湿之地。卑地,低湿之地。卑,低。
  5. 沧溟:指水弥漫貌,常用以指大海。粱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沧溟之深,不能比其大。”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原诗题意不过是在淮河上航行遇到了顺风,和作好在能另辟新境,立意高远。

首二句意境阔大,感情奔放,“浩荡”写水势盛大,“清淮”写水色澄碧,“天共流”写水天相接,因天色清明,故水天一色,舟中人视之,如水天共流。在这个雄浑的背景上,一一叶扁舟正乘长风破万里浪,驰向远方的故乡。诗人按照唱和诗的习惯,非常巧妙地以“浩荡清淮”和“风送归舟”点了题,同时抒发了顺风乘舟的快感和豪放轩昂的胸怀。

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佞人所冤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里、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综上所析,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二、四句明显具有寄托和象征意义。苏舜钦政治上倾向于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多次上书言政,反遭保守派诬陷,而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这首诗在痛快淋漓地描述顺风乘舟情景的同时,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对保守派群小的蔑视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显露出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兀傲不群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行舟淮上,遇顺风送舟,心情喜悦和《淮上遇便风》诗而作。

名家评价

  • 张鸣:“第三句‘应愁晚泊喧卑地’,此句是前两句乘“便风”的快意带出的遐想,此时乘风快行舟,令人十分畅快,要是到了喧嚣的低洼潮湿的地方,多么令人沮丧忧愁啊!末句‘吹入沧溟始自由’写得很好,船如在黑夜停于喧闹或潮湿的地方,不如被风吹入浩瀚的海洋,那里才是人们向往的自由王国。极富启发和象征意义,表达出诗人清白、高远的思想,抒发了作者想冲出喧嚣的朝城,背负青天做逍遥游的情怀。”

猜你喜欢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

清代 • 纳兰性德

塞草晚才青,日落箫笳动,戚戚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

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相见惟珍重。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宋代 • 周端臣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袖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聊。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 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留取归来系马,翠长千缕柔条。

滟滪堆

唐代 • 杜甫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唐代 • 温庭筠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苏舜钦
简介描述: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出生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时期诗人、文学家。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

景祐元年(1034年)中进士,出任蒙山县令,历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庆历八年(1048年),担任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因病去世,时年四十一。

苏舜钦提倡古文运动,善诗词,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著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今存《苏舜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