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横渡那烟雾笼罩的宽阔的江湖水面,路过南京已经是落叶珊珊的深秋了。
叫声凄清的塞北大雁飞过楚地湖泽,深深浅浅的红树中间望到了扬州城。
夜晚桥梁上的灯火阑珊接连着银河,城外河水中游船上的桅杆近了斗牛。
今日市场朝廷风俗已不似以往繁华,已不需开口询问当年的迷楼在何处。
《宿扬州》是李绅创作的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一。作品以行舟视角展开,描绘扬州深秋江景与城市风貌,通过“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等意象展现漕运枢纽的繁华。尾联借隋炀帝所建迷楼的典故,对比今昔风俗变迁,暗含历史兴替之思。全诗融合天文星象与地理景观,虚实相映,呈现时空交错的意境层次。
金秋时节,长江横卧,渡口宽阔,行船至此闻鸿雁高亢地鸣叫,飞过扬州的上空,停下船来,虽是天晚,但也还能看到“浅深红树”,而这时已是灯火辉煌,星火满天了,动静之中,扬州夜晚浑成阔大的境界、灿烂繁华跃然纸上。时代变迁,风气在改,过去的迷楼已变得平平常常。
唐时扬州是繁荣商城,唐朝的东关街是一条极为繁荣的商业大街,街两旁店鳞次栉比,人流摩肩接踵。中唐扬州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商业都会,完全得益于它居于漕运骨干水系的黄金位置。“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都是从水陆商道交会的景观,来描摹扬州的商业繁华。当时的漕运水系也深入到了都市内部的交易场所,并且留下了后人艳羡的繁荣神话。
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莲尾分津,桃边迷路,片红不到人间。乱篁苍暗,料惜把、行题共删。小晴帘卷,独占西墙,一镜清寒。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晚林青外,乱鸦著、斜阳几山。粉消莫染,犹是秦宫,绿扰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