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罢宴

宋代王辟之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意哀甚。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賵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济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白话译文

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的时候,闲暇时带领下属官吏登上城楼置办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范仲淹就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神情很悲哀。他急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邻近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范仲淹很惆怅,立即撤掉了宴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这件丧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词句注释

  1. 邠(bīn)州:古地名,在今陕西境内,在今陕西彬县。
  2. 罢:停止。
  3. 守:太守,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做太守。
  4. 暇日:闲暇的时候。
  5. 僚属:属下;属,下属的官史;部属。
  6. 置:置办。
  7. 举:举起。
  8. 觞(shāng):酒杯。
  9. 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10. 具:工具。
  11. 营理:筹办。
  12. 公亟(jí)令询之:他(范仲淹)急忙派人去询问。
  13. 亟(jí):急忙。
  14. 询:询问。
  15. 之:代词他们,指筹办丧事的人。
  16. 乃:原来是。
  17. 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寓居:客居,寄居在外。
  18. 士人:读书人。
  19. 卒(zu):死。
  20. 殡:出丧。
  21. 賵(fèng)殓(lià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22. 棺椁(guǒ):棺:棺材。 椁:棺材外面的套棺。
  23. 具:具备,完备。
  24. 怃(wǔ)然:失意的样子。然,…的样子。
  25. 彻:同“撤”,撤去。
  26. 赒(zhōu)给(jǐ):救济。
  27. 之:他们。
  28. 毕:结束,完毕。
  29. 泣:眼泪。

作品赏析

《范仲淹罢宴》是北宋文学家王辟之创作的笔记文,收录于史料笔记《渑水燕谈录》。该典故叙述其在邠州任太守时偶遇士人丧葬窘困,当即撤宴施援的事迹。文中通过“亟令询之”“公怃然”“即彻宴席”等细节,展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济世情怀。《渑水燕谈录》记载了自宋太祖至哲宗年间360余则轶事,包含“杯酒释兵权”、滕子京修岳阳楼等典故,涵盖政治、科举、文学等范畴,语言简洁洗练,善用侧面描写。

猜你喜欢

黄岩舟中

宋代 • 白玉蟾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净无痕夜气浓。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白蓼风。

一点渔灯依古岩,断桥垂露滴梧桐。

咏红梅花得“红”字

清代 •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 •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九八般般洽协。普遍尽归调燮。处处见光辉,灿灿尤增炜烨。相接。相接。长出瑶枝玉叶。

送方尊师归嵩山

唐代 • 王维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王辟之
简介描述:

王辟之(1031年—?),字圣涂,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北宋时期大臣。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担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迁忠州刺史。绍圣四年(1097年),致仕还乡,著书立说,卒于家中。

王辟之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