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花深深

宋代郑文妻

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白话译文

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词人踱着轻盈的步子,独自徘徊于花荫之下,看到长长的柳条,便随手攀折了几枝,然后细心编成一个同心结,期望丈夫能与自己永结同心。

词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在愁苦无奈的时候,只能独自登上闺楼远眺。从海棠花开就开始盼望,一直盼到现在。

词句注释

  1. 一钩:常用于形容新月,此喻美人足。
  2. 同心: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结子,为男女相爱的象征。

作品赏析

上阕是以行动来暗示独处的怅惘和对坚贞爱情的向往。词一开始即以“花深深”三字写出百花盛开的浓丽景色,紧接着写自己独自徘徊于花阴之下。“一钩罗袜”,指小巧的双足,由此可以想见抒情女主人公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妙龄女子。“花阴”二字,一方面补足上句花的繁茂,另一方面也点出这是一个晴和的日子。春和景明,本该夫妻团聚欢乐,携手共游,但如今却良辰美景虚设。不言惆怅,而惆怅自见。第三句“行花阴”重复第二句末三字,是格律的要求,但在这首词中却不是单纯的重复,而含有徘徊复徘徊之意,以引出下面的行动。“闲将柳带”二句写女主人公看到长长的柳条,乃随手攀折几枝,精心地编成了一个同心结,以表达对于心心相印的爱情的向往。这两句的“闲”字,“细”字,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思量,自难忘”二句中的“不”字和“自”字,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闲”为随便,而“细”却是仔细、经意。女主人公精细地做着并非特意去做的事,恰恰是蕴蓄心底的深情的自然流露。

下阕是以直抒胸臆来表达她痛苦的期待和热切的召唤。下阕着力写一个“望”字。“日边”句是说心爱的人老是让人白等,毫无音信,写的是自己无数次等待的结果。“日边”,指皇帝所在地,此指郑文就读的太学所在地临安。因为“日边消息空沉沉”,故有下句“画眉楼上愁登临”。天天“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既想登楼眺望,又害怕再度失望,一个“愁”字,正表达了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海棠”两句,说明自己是从海棠开放的仲春时节一直望到夏日将临。写盼望时间之长,既表现了思念的深切,又流露出失望的怨怼。但期待的痛苦中却又饱含着热情的呼唤。“望到如今”一句,回应上阕。从时间言,“如今”,即上阕所写之花浓柳暗的暮春时节;从表情言,上阕所写都是女主人公“愁登临”时的活动。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有个叫郑文的读书人,他的妻子善于写词作文。有一天,郑文受邀去了朋友家做客。主人非常热情,留郑文多住了几天。妻子见丈夫出去好几天都不回来,心里又着急又愤怒,便提笔写了这首词。

名家点评

  • 明卓人云:“易安取‘庭院深深’四字以名其词,余谓‘花深深’三字更佳。”(《词统》卷五)

猜你喜欢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唐代 • 雍陶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唐代 • 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自洛之越

唐代 • 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题卢处士山居

唐代 •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宋代 •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郑文妻
简介描述:

郑文妻,孙氏,南宋人,生卒年不详。她爱好文学,善于写词,又非常崇拜大文豪欧阳修,所以平时写的词总是特意模仿欧阳修的风格。当时,知道她的人都叫她”欧阳女“。存词《忆秦娥·花深深》一首。

郑文妻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