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郭家金碧灿烂的池亭边种了许多漂亮的竹子,在仙境般的园林内又有许多轻柔多姿的树木。人世俗尘还没有沾污了这个芳香的花园。园中有经受了霜侵露浸的柳枝和荷花,以花树点缀园中的秋景。初八的月儿像一个初学画眉的少女,把眉色画得浓厚粗重,然而她还是半羞半遮地出现在东边的墙上。我和同僚们一起将车马停放在郭氏园外,替孙无怀在郭氏池亭中设宴饯行。
我知道主人常在这园中设歌舞宴待客,酒宴中歌妓的歌声高吭,简直能够惊落庭前的艳花。希道家的歌妓曾经倚栏高歌,如今我靠在这栏干旁,还能闻到她遗留下来的香粉味。池中的碧波也曾照映过她的新妆与明眸,今天我们同样是临流设宴,却总归比不上主人家歌舞宴客的盛况。住在小楼中的歌妓气质淡雅,住所幽静,直可与深秋菊花齐美,真是令人钦羡啊!而今楼在而人未能见,能不令人惆怅乎。
全词紧扣词题,将送别之意与池亭之美相结合,又特别突出了闰重九前一日的节气特点,丽而有则,是典型的梦窗笔法。起笔写郭希道池亭之美。以檀栾代竹,婀娜代柳,金碧代楼台,蓬莱代小洲。绿叶披拂,水映亭台,犹如仙境。前两句皆用代字,避免直接说破,炼字工巧。从句法而论,“檀栾”二句绵密工整,但“游云”句则见疏放,使得词气畅达。“露柳”二句,继写池亭秋景,露柳、池莲,正是芳洲上所见,色彩清丽生动。“露”“霜”并非伤秋,而是“十分点缀成秋”,映照金碧、蓬莱,写出此地花草树木的灵气。“新弯”二句,以新月拟闺中女子含羞矜持的神态,将细细弯弯的新月比作女子刚画的蛾眉。“未稳”二字,生动地摹写出新月斜挂墙头的情景,极见词人体物之工。歇拍点明诸同僚“登山临水”送别孙无怀,‘“共惜”,送者与行者皆是依依难舍。
下片用倒卷法,写郭氏池亭的歌宴之盛,来烘托上片的“共惜”。孙无怀只是因别宴而暂驻,并不知此地平日里歌宴清绝的景象。“知道”二句,言郭清华池馆平日设宴,歌舞不歇。此为设想语。“腻粉”二句,承上,亦为设想语。想象歌女昔日凭栏,至今脂粉留香。“输他”二句,昔日盛宴不再,空留一池碧水,曾照美人明眸。自“腻粉”以下,皆作痴恋语,加倍写惜别之意。此词四字句较多,又注重炼实字,读来易感气滞。“共惜”“知道”“输他”等,为此词气眼,使得承转间,清气往来于中。结拍二句,收回写饯别的宾主,“帘半卷”,与“腻粉阑干”相对应,写境之清。“带黄花”,点时节,也写人之志趣,与“庭花”相对应,也带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为题后语。
这首词记一次饯别的情景。上片写饯人的环境和气氛。地点是郭希道家的池亭。这里修竹碧绿夺目,花草婀娜多姿,天高云淡,笼盖不住水中小洲。吴文英讲究炼字,在第一句中用了“檀栾”“蓬莱”这样较为生僻的词语,又用“蘸”字来写云。前者不免有些过求深雅,后者却真正能显其功力。这一天是闰重九前一日,自然有十分秋意,但词人却说:“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则婉曲有致。一勾新月“低护墙头”,力避直接描写,而将其看做一个娇羞的女子,她“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环境、气氛都写完,最后才说大家含愁送远。下片写郭希道家歌女的可爱,因她亦与饯别有关。他称郭家歌女为“掩庭花”,说她“知道池亭多宴”,就唱起别离歌来,她的歌声,美妙动听,因此词人说她“长是惊落秦讴”。敏感的词人从她曾经依凭的栏杆上仍能嗅出她衣袖留下的淡香。池中绿波拍打着岸壁,她以水为镜,为了看自己的新妆,不时地投眸俯瞰。最后是词人远观,看见“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这一句意境极佳,深得诗评家好感。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此词应作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吴文英三十岁左右曾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居吴地达十年之久(《惜秋花》词云:“十载寄吴苑”),对吴地的历史掌故极为稔熟。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作品。此词即是吴文英与同僚在郭希道池亭中饯别孙无怀所作。《夏笺》:按《二十史朔闰表》,嘉定六年(1213年),绍定五年,景定三年(1262年),皆闰九月。嘉定六年,梦窗才十余岁,又此词载《花庵词选》,《词选》结集于淳祐九年(1249年),在景定之前,知必绍定五年壬辰之作。郭园在苏州,词题“幕中”,谓苏州仓幕也。客苏州,始见于此词。
红炉深夜醉调笙,敲拍处,玉纤轻。小屏古画岸低平,烟月满闲庭。山枕上,灯背脸波横。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