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操

唐代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白话译文

古老的梧桐树总是同生同长,彼此相守到枯老。

河中的鸳鸯绝不独生,成双成对厮守终身。

贞节妇女的美德,是嫁夫以死相随,舍弃自己的生命也理应如此。

我的心静如古井里的水,风再大也掀不起任何波澜。

词句注释

  1. 烈女操:乐府中《琴曲》歌辞。烈女:贞洁女子。操:琴曲中的一种体裁。
  2. 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3. 相待老:指梧和桐同长同老。
  4. 会:终当。
  5. 贞妇:按封建礼教提倡的不失身、不改嫁的女子。
  6. 殉:以死相从。
  7. “波澜”两句意谓我的心如同古井之水,永远不会泛起情感波澜。
  8. 古:同枯。古井水:枯井水。

作品赏析

《烈女操》,古《乐府》属《琴曲》歌词,这是一首赞颂烈女坚守节操的诗。旧时代的女子不少成为封建礼教和伦理的牺牲品,有的夫死而不独生,有的夫死而终身不嫁,都表示对丈夫的忠贞。作者歌颂贞妇,正说明他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浓厚,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诗人开篇以“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起兴,来比喻烈女的贞操。接下来,诗人直接写贞妇殉夫,“舍生亦如此”,表现了贞妇守节不嫁的高尚情操。最后两句诗人以“古井水”作比,进一步表明了“妾心”的坚定不移。封建社会中,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只能依附于丈夫生活,完全没有独立地位。

全诗以贴切的比喻表现烈女对爱情的坚贞,但也表现了诗人深厚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诗人于无形中维护了封建礼教道德,对于诗人所处的时代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结合作者坎坷的身世,不圆通的性格,也有人认为诗人创作这首诗是有所寄托,借歌颂烈女誓死不嫁的品德,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和高尚品行,即宁死也不肯与封建权贵同流合污。

写作背景

孟郊一生“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唐才子传》)其诗多写寒士的生活与遭际,时有不平之鸣,也有一些揭露社会不平、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孟郊虽属“苦吟”诗人,但诗风大都朴质自然,表情达意深刻生动,在当时诗坛是别树一帜的。此诗即为其“苦吟”诗的代表作之一。

名家点评

  • 孟向荣:“全诗不用典故藻饰,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钱钟书《谈艺录》评孟郊云:‘东野五古佳处,深语若平,巧语带朴,新语入古,幽语含淡,而心思镜刻,笔墨圭棱’,于此诗略见一斑。”
  • 刘映华,《唐诗三百首注译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典,带有起兴的性质,是比喻。但所用的典故曲折隐晦,不易叫人明自它的出处,所以历来的注释家,多不加以注明。第二联,将比喻的意思加以点明,颇觉无味。第三联也是比喻,较为含蓄而奇崛,却是历来称诵的名句。”

猜你喜欢

凤吹笙曲

唐代 • 李白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陌上赠美人

唐代 • 李白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发商水道中

宋代 • 陈与义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技。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思帝乡·云髻坠

唐代 • 韦庄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白帝城怀古

唐代 • 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孟郊
简介描述: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郡望平昌(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

少时隐居嵩山。性狷介,与韩愈交谊颇深。曾两试进士不第。贞元十二年(796年),年四十六时才中进士。贞元十七年(801年),至洛阳参加铨选,出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孟郊抑郁失志,遂辞官。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元和九年(814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谋,试大理评事。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于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寒苦之音,感伤自身遭遇,且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故有“诗囚”之称。 [17]与贾岛齐名,同为苦吟诗人,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代表诗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