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折花托付北北上的使者,寄给远在长安的友人。
江南没什么可以捎去,且用这梅花带去问讯。
①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博涉经史,善属文,曾为尚书吏部郎,著有《后汉书》。范晔,一作路晔。
②折花:折下一枝梅花。
③逢驿使:一作奉秦使。驿使:古代时传递书信、文件的人。
④寄与:寄给。
⑤陇头人:陇山的人。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因为长安也在陕西省,所以古时候常用陇头人来泛指居住在长安一带的人。
⑥江南:古时候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今天专指江苏省南部和浙江一带。
⑦聊:聊且,暂且。
⑧一枝春:梅花的别名。
据《太平御览》卷九七〇引《荆州记》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范晔,随梅花有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江南的早春时节,而凌寒独开的梅花冲风冒雪地送来了春天的信息,诗人去赏梅折花,也许是想在身边留几分春意,然而却无意中碰到了北去的信使,于是诗人托他把这一枝春梅寄给远在长安的友人。“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并不是有意地忽发奇想,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因长安地处陕西,接近陇县,所以用“陇头人”来代指长安的故友。前两句其实已将寄梅的事交代清楚,但诗人又请驿使捎上自己的两句话:“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里完全像亲朋之间的家常锁语,如此通俗明白,却给全诗平添了无限生机和情趣。“春”本非物质,何以能寄,但诗人借助于一枝早春的梅花,欲将春天的温暖和自己的思念寄给千里之外的友人。何等的诗情画意尽在这平平的一语之中。
寄梅这件事本身就有一种浪漫气息,且不说江南到“陇头”相隔千里之遥,就是那枝上的梅花也未必能长久地保持鲜艳,所以按常理论,寄梅的事难免有些不合情理,而由此表现了诗人的痴情,说明他未曾一刻忘记远隔重山的故人,诗人真挚的情谊令本来不合情理的事似乎变得合情合理了。
这首诗在写作上也有特色。它的构思新颖,感情真挚,语言明白如话而又高雅不俗。诗人在这里献出的是一片真情厚意,读者读它也感到亲切动人。
在此诗的作者时代及本事上,众说纷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陆凯为东吴人说。清代陆世楷认为此诗作于三国东吴大帝孙权赤乌九年(246年),地点在大庾岭。作者为东吴陆凯,受赠人并非刘宋时期的范晔,仅为同名之人。原上海诗词协会理事聂世美在《陆凯〈赠范晔〉诗考辨》中亦主张东吴说,并提出了另一种看法,其认为该诗作者为东吴陆凯,然受赠者非范晔,当为路晔。
其二,陆凯为东晋人说。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梅花类》中认为陆凯为东晋诗人,范晔非刘宋之范晔,另有其人。而王朝安和王集门曾有《陆凯〈赠范晔诗〉辨析》一文,他们主张陆凯其人不详,而范晔则为刘宋之范晔;诗歌作于东晋义熙末年,刘裕克长安之时。
其三,陆凯为刘宋人说。此说最为普遍,为诸多选本所采用。如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九、王士祯《古诗笺·五言诗》卷八、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近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即将此诗列入刘宋诗的范畴。然而,在刘宋说中,对陆凯、范晔其人也有三种不同的意见:①作者陆凯,不知其人;范晔即刘宋之范晔。陆凯自江南寄花于长安的范晔。如《学斋占毕》。②作者陆凯,系北魏正平太守。范晔即刘宋之范晔。陆凯在江南寄梅花于范晔。如《山堂肆考》卷一百五。③此诗作者应为范晔,寄梅花于陆凯。如《升庵诗话》卷九,唐汝谔《古诗解》亦持此说。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崄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
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