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病起春尽

明代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白话译文

病枕上传来帘外五更时的晨钟,风驱散了空中的云层,四处飘飞着残红。无情的春天,已悄然离去,几时才能重逢?添我千行伤春的清泪,留春天不住,苦于春天走得太匆匆。

茂密的野草已长满吴楚的苑宫,依恋着零落的芳丛,仍有飞绕的游蜂,料想到了来年,还能与它在美丽的画屏中相见,到那时只有人们为时光流逝独自伤心,花怒而放春色依旧,只能靠南来北去的燕子去咒骂变幻盛衰的东风。

词句注释

  1.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2. 一帘:此处指卧室。
  3. 病枕:病倒在床。
  4. 五更钟:语本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宋史》记载,宋初有“寒在五更头”的之谣预兆宋朝的灭亡,后应验,这里借指明亡。
  5. 残红:指落花。陆游《落花》:“未妨老子凭栏兴,满地残红点绿苔。”红,指朱明王朝,朱是红色,又是指汉族国家,古称炎汉,炎为南方之火,也是红色。
  6. 清泪:凄清的泪水。
  7. 苦匆匆:苦于春色的短暂。匆匆,急遽。化用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词意。
  8. 楚宫吴苑:指一度建都南京、旋即覆亡的南明弘光朝的故宫。吴、楚,江浙福建,是南明福王、唐王的统治地区,这里确切点明帝王驻跸所在。
  9. 茸茸:柔密丛生的样子。
  10. 画屏:彩绘的屏风。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韦庄《望远行·欲别无言倚画屏》:“欲别无言倚画屏。”
  11. 燕子:用北魏拓跋焘南侵刘宋典故。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元嘉二十八年》:“破宋六州,所过赤地,春燕归,巢于林木”。
  12. 东风:暗指清王朝,清起自辽东,故借言东风。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品赏析

上片一开头,上片起句的描述即烘托了悲感的气氛,似乎从李后主《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中脱化出来。词人卧病枕上,夜夜倾听五更钟声,今病起晨望,则见晓色中风卷落红,扫地以尽。春天在词人卧病时悄悄地过去了,这对“病起”的词人来说,不啻于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里的“病”字,不仅指体内的病痛,而且更是词人心灵创痛的真切流露。接着的“晓云空,卷残红”是非凡想象的描写,写的是晓云散后,空无所有,残红,残余花朵,片片被东风卷起,春色情地抛却人间而长逝,以春色无情衬托出词人对故国的多情。福王亡,唐王败逃,词人一切努力都化作流水,复国之梦日趋遥远。感念及此,多病的词人不免再添上几行清泪去挽留“春天”,无奈的挽留并不奏效,看似一股的伤春之辞,实寓国破家亡之痛。“苦”,是极甚之辞,包涵了词人从希望到失望、痛苦难言的情感。

下片笔锋一转,词人的笔触便落在了“楚宫吴苑”上。遥想当年,“楚宫吴苑”也曾有过春天,那里也有茂密的青草,繁盛的鲜花,以及绕飞的游蜂。如今已是花落春去,杂草丛生,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一句所描绘的一番惨景。“恋芳丛”二句所写游蜂对芳丛的留恋,“游蜂”包含忠于南明的志士仁人、爱国遗民在内,一个“绕”字则说明了他们对故国的依恋和对复国的无限希望。“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正流露出词人对复国充满了信念,虽然目睹楚宫吴苑的景象不禁为之伤心,然而对于胜利的向往,又使词人从心中发出了“花自笑”的遐想。花落还会重开,这“自笑”之花是来年重开之花,“自笑”之时是来年重开之日,隐喻来年便可以恢复故国河山。肯定的语气,体现了词人胜利的信心,乐观的精神。“人自伤心”顶“楚宫吴苑”句,也顶上片;“花自笑"顶“恋芳丛”四句,深寓了忧国的情怀。最后两句借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意:故君不知何处,而桃花依旧含笑。这仍然是对胜利的乐观。东风是卷去残红、送走了春天的无情之物,因此要叫燕子去咒骂它。这里借用北魏拓跋焘南侵刘宋的典故,以表达词人对清军的南侵屠杀所抱有刻骨的仇恨。

此词上片比兴,亡国之恨隐藏于春尽之恨之中,下片从实赋其事写入,全词描绘了一幅春光消逝、景色惨淡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复国的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词无从确指创作于何年,有的学者(如陈寅恪)以为此词是在明代崇祯九年前后所写,由此将“晓云空”中的“云”当做“阿云”(柳如是),继而认为此词是反映男女之情的作品,但就全词内容来看,大概是南明福王朱由崧政权覆灭后词人追随鲁王朱以海继续为复明而奋斗时所作。

名家点评

  • 清·陈廷焯:①情深一往,情韵凄清,自是作手。(《云韶集》)②绵邈凄恻。(《白雨斋词话》)
  • 近现代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钱仲联:化百炼刚为绕指柔。(《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猜你喜欢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西江月·平山堂

宋代 •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咏零陵

宋代 • 欧阳修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宋代 • 卢祖皋

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作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谩留得莼鲈依旧。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又恰是、题诗时候。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

植灵寿木

唐代 • 柳宗元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菅。

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处舒英。

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

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陈子龙
简介描述: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初名陈介,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懋中,号轶符、海士,晚年自号大樽。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明朝末年大臣、学者、文学家、民族英雄。

陈子龙早年曾受夏允彝推崇,于崇祯初年参加以张溥、张采为首的“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结“几社”,为“几社六子”之一。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选授惠州司理,随后丁母忧;服除后授绍兴府推官。明亡后,以兵科给事中起复。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与沈犹龙起兵松江开展抗清活动,后事败隐居。隆武年间加入吴昜义军,隆武帝授兵部左待郎、左都御史,鲁王监国授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务。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为提督吴胜兆作书潜通明守将黄斌卿反正。最终遭泄密被捕,于五月十三日投水殉国,享年四十岁。乾隆朝谥“忠裕”。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其诗歌成就较高,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誉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骈文精妙,奏疏与策论功底深厚,小品文自成一格。曾主编《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著有《安雅堂稿》18卷(明末刊本),诗集《湘真阁稿》6卷(明末刊本)等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