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毛永嘉

南北朝徐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白话译文

期待你更加严饬风范箴规,他日回朝廷重振纲纪威仪。

叹息我这老病之身,此一别恐将永诀。

到时候你骑着白马来吊,我在黄泉下或难知晓。

徒劳你解下腰间的宝剑,空挂在我坟墓的枝头。

词句注释

  1. 毛永嘉:即毛喜(516年—587年),字伯武。为人方正不苟,直言敢谏,因得罪陈后主而放为永嘉内史。
  2. 厉:磨炼,砥砺。风规:节操、风范。
  3. 振:整肃。羽仪:本指仪仗中以羽毛为装饰的旌旗之类,此指纲纪法度。
  4. 长离:长久离别,即永别。
  5. 这两句用后汉范式、张劭事。《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邵字元伯……(张劭)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展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式帆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末及到,而丧己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6. 陇头:即垄头,坟头。末二句用季札挂剑故事。春秋时,吴延陵季子聘晋,路过徐国,徐君爱季子所佩宝剑,希望季子送给他,但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季子从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出使大国,一时不方便相送,便打定主意从晋国回来就将剑赠送给徐君。但是当他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死去,他便将宝剑挂在徐君的墓树上而去。

作品赏析

这是作者别毛先归的留赠之作。

全诗八句,分两层。前四句写生前,后四句写死后。第一层,一、二两句写对毛喜的勉励,希望他砥砺风骨,恪守规范,为乡梓树立典型,为士林作出表率;三、四两句写自己的慨叹,为自己老境颓唐,病魔困扰,今此一别。恐成永诀而感叹。粗粗一看,这前后两句似乎有些互不相关。实则后者正直承前者而来。其之所以要对毛喜讲一番发自肺腑的临别赠言,是由于自己老病侵寻,后会难期,这才语重心长,殷殷叮咛,表示对老友的厚望。

第二层写死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设想,这种设想是从第一层意思中引申出来的。诗人说,如果我在生前不对你提出要求,那么我死之后,即使你敦重友谊,像后汉范式驾着素车白马赶来祭奠亡友张劭那样来凭吊我,可是我已葬身地下,怎还能知道些什么。即使你也像春秋时季札那样,没有忘怀徐国国君心爱其剑的事,仍然在路经徐国时将剑送去,可是徐君已经死了,只是徒劳无益地把剑空挂在墓前的树枝上罢了。

全诗婉转蕴藉的情思,苍凉沉郁的格调,激越回荡的韵昧,读来令人伤怀。诗中用典浅近易解,如羽仪、白马、黄泉、挂剑等,或为世人所熟知,或为名作所习用,虽不注明出处,亦能联系上下文,从字面上获悉其用意所在。此种使事而不掉书袋、练句而不堆词藻的写法,确实值得称道。诗仅用字四十,一笔写下友谊的纯笃、身世的凄凉。其中“白马君来吊,黄泉我讵知”一联,系按流水格属对,意贯思邈,可见功力之深、构思之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陵辞别好友永嘉内史毛喜时所写,大约作于开皇二年(582年),徐陵辞官先归,深感自己年老多病,恐这次分别将成永别,所以写下这首诗。

名家点评

  • 清代诗人沈德潜《古诗源》:“似达愈悲,孝穆集中,不易多得,”
  • 清代文学家张玉谷《古诗赏析》:“读此诗‘觉一切生离苦语,皆属肤浮矣’。

猜你喜欢

吕相绝秦

先秦 • 左丘明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肴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蟊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宫,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使。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一。’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感物赋

魏晋 • 曹丕

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泠泠。堀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滚绣毬·有日月朝暮悬

元代 • 关汉卿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唐代 • 温庭筠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闺怨

唐代 • 鱼玄机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徐陵
简介描述:

徐陵(507年~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南朝梁代诗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时期大臣、诗人。

徐陵少能属文,博文好学,精通老庄,旁涉佛道。中大通三年(531年),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任东宫学士。历任尚书度支郎等职。太清二年(548年),奉命出使东魏,随后在江南发生侯景之乱,徐陵被稽留在邺城,长达七年之久。北齐天保五年(554年),北周攻陷江陵,杀死梁元帝萧绎。次年(555年),王僧辩、陈霸先立萧绎子萧方智于建康。北齐遣送梁宗室萧渊明南归为梁嗣,派徐陵随行。王僧辩据境抵抗,萧渊明使徐陵作书与王僧辩。后王僧辩同意萧渊明入境,徐陵得以南返。入陈后,加散骑常侍,历任五兵尚书、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等职。在文学上,号为“一代文宗”。

徐陵的创作以宫体诗及骈文著名。徐陵为宫体诗的主要作者,流丽轻艳,风靡一时。晚年曾创作出《别毛永嘉》。徐陵的骈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陈书》本传),但是多数是应用之文。《玉台新咏序》被公认是徐陵骈文的代表作。又有《文府》7卷、《玉台新咏》10卷、《六代诗集钞》6卷。同时,徐陵还精通书法,其作品唐代犹有流传,见《法书要录》所收《述书赋》。

徐陵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