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宋代贺铸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白话译文

牛渚矶悬崖峭壁,天门显得更为险峻,历来偏安江南的七雄就是凭借长江南北的天险地势而雄踞一方。薄雾渐渐散开,像有意让人登山游览。

明月渐渐升起,波光闪闪。塞管吹奏着《阿滥》曲调。夜更深了,阵阵江风吹来,我仿佛又清晰地听到了从西州远远传来的打更声。

词句注释

  1. 天门谣:词牌名,据宋王灼《碧鸡漫志》,此篇词牌应为《朝天子》,《天门谣》是作者依据此篇内容改题的新名。此词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2. 牛渚:山名。又名牛渚圻。在安徽当涂西北长江边(其山脚煅入长江部分,叫采石矶)。古时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孙策渡江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即此。天门:牛渚西南方有两山夹江对峙,状若蛾眉,谓之天门。
  3. 限:隔断。七雄:六朝及南唐。七雄豪占指这七国都曾雄踞于此,吴、东晋、宋、齐、梁、陈及南唐七代均建都于金陵。
  4. 与:提供,给。
  5. 滟滟:水闪闪发光的样子。
  6. 塞管:指羌 笛、胡笳之类。阿滥:曲调的一种,即《阿滥堆》。
  7. 槛:槛栏,指亭子的栏杆的木头。
  8. 历历:分明可数。西州:此处代指金陵,即今南京。更点:报更的鼓点。

作品赏析

这是词人登采石峨眉亭时所写的一首怀古之作。上片起首二句首先交代采石镇地理位置的险要及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尽显劲健张扬的气势。下片紧承上片“登览”展开而写,却写的是词人想象中的与六朝时相仿佛的游赏,由此而联想到六朝更替、生发出兴亡之慨。

上片以雄劲笔力描绘天门山的险峻和历史上群豪纷争的状况。如此要地如今却只供“闲人登览”,其中可见词人兴亡之慨。“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写的是天门山险要的地理形势和巨大的历史作用。滔滔的长江水,贯通南北。各代的小朝廷每每建都金陵,倚仗长江的天险,从而遏止北方的强敌南下进攻。当涂正处在金陵的上游,位置极为重要;而牛渚、天门正是金陵的西方门户。

“清雾敛,与闲人登览”转而写今天的天门山云雾收敛、天地澄清的景色,已经没有了硝烟和战火,变成了登临观赏的胜地。往昔反差极大的对比,不禁让人陷入对历史的思考。其中“与”字用得精妙,同“予”,是“放”的意思,这拟人化的比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雾”在词人的笔下活了起来。词的意境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北宋当时的一片盛世景象。

下片想象月夜天门山的景色,水波、羌笛以及更点,表现了夜色的清幽宁静,见出词人心胸之旷达。“月上潮平波滟滟”写的是月上潮平水波明亮荡漾的情景,词人不写江声山色,反而写月上潮平、笛吹风起,可见其匠心独具,也反映了词人旷达的心胸。波光粼粼,江风阵阵,此时突然传来“塞管轻吹新阿滥”。这两句收到了两重效果:首先,以虚写实,避实就虚,境界朦胧,非比寻常;其次,如此美丽景象,自然让人流连忘返。

“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写风来满槛栏,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到西州传来打更的声音。《阿滥堆》的曲声与西州传来的打更声为空寂的天门山增加了袅袅余音,长江水声伴着歌声与更声形成了恬静优美的乐曲,营造了一种美丽神秘的意境。末尾三句也给人一种世事变迁而时空无限之感,意境旷达深远。其中最末两句吊古而留不尽余味,百年后岳飞之孙岳珂在镇江北固亭题《祝英台近·北固亭》词结尾原封不动地挪用了此句。

全词篇幅虽短,而笔势遒劲,意境旷达深远,剑拔弩张与消闲情趣并存。艺术特点上,全词写景可谓虚实相生,手法迂回婉妙。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四月,贺铸去江夏(今武汉)赴任,途经当涂,适逢当时太平知州吕希哲捐官俸重修峨眉亭竣工,于是写下了《蛾眉亭记》;徽宗崇宁四年至大观元年(1105年~1107年),作者又曾任太平州通判。这首词当写于这两段时间之一,是作者途经采石时,登临怀古而作。

名家点评

  • 古文学专家、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冯海荣:这首词是作者途经采石时,登临怀古而作。尺幅之中,以见构思之巧妙,笔力之矫健。(《宋词三百首》)

猜你喜欢

答章孝标

唐代 • 李绅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陌上桑

唐代 • 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旁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清商怨·葭萌驿作

宋代 • 陆游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清代 • 纳兰性德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贺铸
简介描述:

贺铸(1052年~1125年),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清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