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宋代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白话译文

午梦刚刚醒来,顿觉心绪恹恹,于是卷起窗帘,放眼远眺,欲把满腔春愁尽皆放遣而去。白昼漫长,我孤独无侣,只能独自对着黄鹂说说话。

柳絮纷飞,洒下斑斑疏影,蘋花静放,传来阵阵幽香,春天正在这无人之处静静挥洒着温馨的气息。我于时铺开纸张,用那梨花雨研好新墨,却没能写出新的诗句,只好移舟探春去。

词句注释

  1.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牟存叟:名子才,其先井研(今属四川)人,为爱吴兴山水佳美,遂迁居湖州南门。南漪钓隐:牟存叟花园名,一称南漪小隐。
  2. 蘋香:“蘋”同“苹”,苹果花的香气。
  3. 梨花雨:据周密《癸辛杂识》载,牟氏园中,硕果轩旁长有一株大梨树,故云。

作品赏析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寂寞的词人,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将寂寞之情绪却写得趣味悠然,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人没有诗朋酒侣,极感无聊。黄鹂而可与语,真奇想也。这一是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闲愁之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其实并未放尽。词情宛转,妙在含蓄。

由于春愁难排,更由于无人与语,词人遂移舟访友,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词人已离开室内,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境界极美。在那飘着絮影、沁着萍香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春意。着意寻春春不见,原来春天却在这里。词人一腔喜悦溢于言外。至此,那无尽春愁,才真正被放了出去。

结尾写词人赋诗未成,突然下起雨来。此时,因已移舟硕果轩外梨树下,雨落砚中,诗未写成,故曰“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此句似从杜甫《丈八沟纳凉》诗“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化来;而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诗未成时雨早催”亦有此意,然以砚承雨,则别具意境,乃未经人道语,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当时的情景,虽云新句未成,而盎然诗意已在其中了。

全词语言清隽,意境空灵,体现了词人清逸闲雅之情。词末两句更是不同凡响,词人用他的奇思妙句将整首小词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叹服。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南漪钓隐是牟存叟园中景点,据词题可看出,此词乃作于词人寻访牟存叟于南漪钓隐时。

名家点评

  • 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词情宛转,妙在含蓄。(《宋鉴赏辞典 下》)

猜你喜欢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登襄阳城

唐代 •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原隰荑绿柳

唐代 • 温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唐代 • 杜甫

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

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觉衰

唐代 • 柳宗元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

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周晋
简介描述:

周晋(生卒年不详),字明叔,号啸斋,祖籍济南(今属山东),自其祖父周秘始寓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宋代词人。

绍定四年(1231年)官富阳令。嘉熙末淳祐初,为福建转运使干官。累监衢州、通判柯山。宝祐三年(1255年),知汀州。富藏书,工词。词作多散佚。《绝妙好词》卷三载其词三首,分别为《点绛唇》《清平乐》《柳梢青》。

周晋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