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旧院

清代蒋超

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已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白话译文

那昔日的重楼画阁,曲槛回阑,都已成断垣颓壁;那往日的盈盈歌女,婉转歌喉,早已灰飞烟灭。

可怜那秦淮旧日春,年年春去春来,只有那独一无他的瓢儿菜独占风情了。

词句注释

  1.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旧院:为昔日金陵妓院的所在地。
  2. 锦绣:指穿锦绣衣裳的歌妓舞女。翠黛:本指美人的化妆,此处指美人。
  3. 曲池:婉曲的池水。湮:湮没,淤塞。
  4. 瓢儿菜:即瓜菜。
  5. 秦淮:即秦淮河,流经南京市。

作品赏析

此诗以旧院的残败显示明亡以后金陵的衰落,曲折地寄写诗人对明亡的感慨。

四句都作景语,全在空间上展开,但又处处暗寓着昔盛今衰的对比,时时流露诗人浓重的感伤情怀。首句说,当年旧院的主人早已化为尘土,再也听不到她们的歌声了。次句接写她们旧日的居处,“楼台”已荡然无存,后花园中蜿蜒曲折的池塘也已干涸湮没。后两句,视野进一步拓宽,审视整个园林,当年花木茂盛之地,如今见到的竟然清一色的瓢儿菜。春天已经降临秦淮,而在往昔秦淮最为繁盛之地,却只有一种供食用的瓢儿菜装点春光。在和煦的春阳照耀下,这填塞画面的绿色,写尽了诗人叹息金陵繁华消歇的感慨。

这是一首即小见大、以景传情的好诗。伤悼明朝灭亡,叹惋金陵衰败,正面写去需要大规模、多篇幅,不是一首短小的七绝所能包容的。故诗人从金陵旧院落笔,以旧院的兴替从侧面见出金陵的变化。旧院可写的内容,也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故又有待进一步的筛选,既要照顾全面,显示出所写的确是金陵旧院,又要突出重点,写出旧院富于特征性的变化。因而诗人在相当全面地写出旧院其人(首句)、其地(次句)、其物(三、四句)的同时,又将重点放到对瓢儿菜的描写上。写瓢儿菜的三、四句,是一个两句一意的十四字句,句意紧凑,内容单纯,笔力全集中在对瓢儿菜的描写上。这两句的用字也很有讲究:数量词“一种”,有“唯一”、“只有”的意思,强调荒园处处所见唯有瓢儿菜而已;“独”字与“一种”相呼应,再次强调除了瓢儿菜再无其他花草;秦淮之“春”用“旧日”加以修饰,暗寓今昔对比,并泄出诗人的嗟叹之情。施闰章称蒋超作诗“匠心独运”,“不肯一语近人”,此诗也正好表现了他的这一创作特色。

创作背景

金陵旧院在秦淮河畔,是明代歌舞繁华的烟花风月之场,清兵南下时废于兵燹。曹大章《秦淮士女表》说:“当时二十四楼,分列秦淮之市,其后遂毁,所存独六院而已,所艳独旧院而已。”作者伤悼明朝灭亡,叹惋金陵衰败,创作了此诗

名家点评

  • 清·沈德潜:极浓丽地,偏写得荒凉如许,感慨系之。(《清诗别裁集 上》)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蒋寅:本诗写今昔兴亡之感,用一种最常见最贱的蔬菜——瓢儿菜来暗示今日旧院之荒圮,与舞榭歌台表征的繁华历史形成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1 诗歌卷 6》)

猜你喜欢

定风波·红梅

宋代 •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玄女授兵法

唐代 • 杜光庭

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黄帝)战蚩尤于涿鹿。帝师不胜,蚩尤作大雾三日内外皆迷。帝用忧愤,斋于太山之下,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

居数日,大雾冥冥,昼晦。玄女降焉。乘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集于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上之教,有疑可问也。”帝稽首曰:“蚩尤暴横,毒害蒸黎,四海嗷嗷,莫保性命。欲万战万胜之术,与人除害,可乎?”玄女即授帝六甲六王兵信之符,灵宝五帝策使鬼神之书,制妖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元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兵河图策精之诀。

复率诸侯再战蚩尤于冀州,蚩尤驱魑魅杂妖以为阵,雨师风伯以为卫,应龙蓄水以征于帝。帝画之遂灭蚩尤于绝辔之野中冀之乡,分四冢以葬之。由是榆冈拒命,又诛之阪泉之野,北逐埙斋,大定四方。步四极凡二万八千里,乃铸鼎立九州,置五行九德之臣以观天地,祠万灵垂法设教,然后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黄龙来迎乘龙升天。《墉城集仙录》

夏梅说

明代 • 钟惺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渭《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意也。

河传·燕飏

五代 • 顾敻

燕飏。晴景。小窗屏暖,鸳鸯交颈。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海棠帘外影。

绣帏香断金鸂鶒。无消息。心事空相忆。倚东风。春正浓。愁红。泪痕衣上重。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金朝 •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蒋超
简介描述:

蒋超(1624年~1673年)字虎臣,号绥庵、华阳山人,江苏金坛朱林镇人。官至顺天提督学政,后出家为僧。著有《绥庵诗稿》、《绥庵集》、《池此偶祭》、《蒋境》二卷。《峨嵋山志》十八卷。

蒋超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