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草行

元代王冕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

山南雨晴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

白话译文

中原之地历史悠久,劲草很多,(劲草)的节像箭竹,花像稻。

秋天的露水洒在草叶上晶莹闪动,十月(冷的)带霜的风吹不倒它。

萋萋的劲草不长在王孙贵族的门庭,也不长在奸佞之臣的坟上。

(劲草的)根在土地里长上百尺,劲草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是萦绕护卫着忠魂的。

我问忠臣为何死去?原来他们是忠贞不屈的汉家志士。

为了血海深仇不惜埋骨荒野,绿色的尸液到处闪动,空气中腥风涌起。

大地阴雨绵绵,无节气的小人趾高气扬,忠贞不屈的志士心怀忧伤。

我这满腔的心事给谁说呢?可以向那些心怀忧伤的人说吗?

昨夜的东风又传来敌人的战鼓声,但我们只有志士的骷髅站起来摇头。

我这副身躯是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只是忧心我们国家的沦丧。

词语注释

  1. 中原:黄河流域,这里泛指中国。
  2. 箭竹:竹之一种。《竹谱》:“箭竹,高者不过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
  3. 白露:秋天的露水。
  4. 离离:鲜明的样子。形容露珠的晶莹闪动。
  5. 到:通“倒”。
  6.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这里代指劲草。
  7. 王孙:泛指贵族子孙。
  8. 青青:青色;一说,草木茂盛的样子,亦作“菁菁”。《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9. 谗佞坟:指奸臣的坟墓。谗:说别人坏话。《庄子·渔夫》:“好言人之恶谓之谗。”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谄佞:诬陷谄媚。
  10. 游根:须根。
  11. 尺: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这里采用了夸张手法。
  12. 枯荣:意为劲草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是萦绕护卫着忠魂的。荣,草木茂盛。
  13. 元:通“原”。士:对男子的美称。
  14. 翠光:青绿色的光泽。这里指尸体腐败后所分解出来的绿色液状体。
  15. 潋滟:本义为水波闪动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绿色尸液的闪动。
  16. 麒麟:指墓前的石麒麟。杜甫《曲江》诗:“苑边高冢卧麒麟。”
  17. 摇摇:心事重重的样子。
  18. 东风:即春风。
  19. 羯鼓:古击乐器,又名“两杖鼓”,音色急促高烈。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盛行于唐代。此处指敌人的军鼓。
  20. 髑髅:即骷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21. 寸田尺宅:比喻自家身躯。道家称心为心田,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寸田。尺宅:人的面部是眉目口鼻所在之处,故称尺宅。
  22. 金马:汉未央官前有铜马,故称金马门。
  23. 铜驼:《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日:‘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变乱后的残破景象。元好问《寄钦止李兄》诗:“铜驼荆棘千年后,金马衣冠一梦中。”连上两句是说,髑髅起作摇头舞,并非痛惜自家身死,而是悲悼国家沦丧。

作品赏析

《劲草行》通过对秋天霜风中吹不倒的劲草的描写,极力赞美劲草威武不屈,洁身自好,不向苦难、不向权贵折腰,歌颂了具有民族气节的“汉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诗中所谓的“权贵”就是元朝的当政者,所谓“佞臣”就是汉奸走狗,所谓“劲草”就是像诗人这样千千万万与元朝当政者势不两立的底层困苦人民。该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汉家不降士”的崇敬心情。诗尾用“金马铜驼”之典,既是对政治局势的客观判断,又是希望元蒙统治早日结束的主观愿望,感情强烈,意味隽永。

从诗的内容上看全诗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第一层,以咏物为主,描写劲草的自然形貌和风吹不倒的姿态,从草之茂盛写到草的气节,草生长蔓延的处所似乎出自草的有意选择,与王孙公子无缘,也绝对不长在谗佞的坟上;但是草根直下土中百尺,与忠臣之魂相拥相抱。表达了诗人对劲草的喜爱和钦佩,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第八句承上启下,由忠臣之魂写及忠臣的死因,过渡到咏人。后半十二句为第二层,描绘汉家不降士为国死节的悲凉气氛,仍以“草"为线索,将士尸骨沉埋于地,战血滋养了劲草,晴时有蝴蝶飞舞,雨时有麒麟悲泣,而草在风中摇摆似乎为将士倾吐愁恨,一闻战鼓声声,将士骷髅也随风起舞。他们死后只占很小的一方土地,唯有金马铜驼在荆棘丛中飞泪如雨。第二层歌颂汉家不降士的气节源于第一层对劲草风骨的描绘,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该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中,所咏之物与人相同之处就是就是诗歌感情所在,该诗以劲草比喻“汉家不降士”,草之刚韧不屈与人之坚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对应,句句写草,但又处处喻人,在凄凉冷落的景象中歌颂了汉家将士的威武气节,咏物与咏人合而为一,是对当时混乱现实的生动写照。诗中所选取的诸多意象,如蝴蝶、麒麟、金马铜驼等,均烘染了一种寂寞凄楚的氛围,衬托出汉家将士身后的悲凉,也是对冷漠现实的一种谴责。

创作背景

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对国内实施严格的种族划分制度,而元初诗人大都是宋金遗民,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矛盾、民族意识的作品,诗风朴直豪放,其伤时愤世,感慨疮痍之作,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劲草行》就是其中之一。

名家点评

  • 刘基:“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士大夫之工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至正甲午,盗起瓯.括间,予避地至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竹斋集原序》)
  • 宋濂:“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言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竹斋集传》)
  • 郭毓:“启视之,则焕然《竹斋》新刻也,为之狂喜。时秋暑方盛,篝灯而疾读之,不自知蚊蠛之刺肤与沾汗之流足也。”(《竹斋集序(一)》)
  • 纪昀:“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集中无绝句,惟画梅乃以绝句题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猜你喜欢

庄子祠堂记

宋代 • 苏轼

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祀之者。县令秘书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为记。

谨按《史记》,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 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此知庄子之粗者。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门者难之。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门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为不爱公子,则不可;以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至于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

然余尝疑《盗跖》,《渔父》,则若真诋孔子者。至于《让王》,《说剑》,皆浅陋不入于道。反复观之,得其《寓言》之意,终曰:“阳子居西游于秦,遇老子。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其往也,舍者将迎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去其《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以合于《列御寇》之篇,曰:“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庄子之言未终,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余不可以不辨。凡分章名篇,皆出于世俗,非庄子本意。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日高

唐代 • 李商隐

镀环故锦縻轻拖,玉𥫽不动便门锁。

水精眠梦是何人?栏药日高红髲𩭝。

飞香上云春诉天,云梯十二门九关。

轻身灭影何可望, 粉蛾帖死屏风上。

观德亭记

明代 • 王守仁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唐代 • 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哭刘蕡

唐代 • 李商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王冕
简介描述: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竹斋、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诸暨枫桥(今属浙江绍兴)人。元朝画家、诗人、书法家、篆刻家。

王冕出身农家,幼时家贫。年轻时一度热衷功名,屡应举不中,遂绝意仕途,浪迹江湖。王冕曾买舟下东吴,千里远游,历览名山,开拓了视野和胸怀。在京城时,秘书卿泰不华曾荐其官职,辞谢南归,隐居于家乡九里山。后朱元璋进军浙东,与张士诚争夺绍兴,曾请王冕谋划,并授以咨议参军,不久,王冕病卒。王冕一生清贫,靠卖画为生。

王冕工诗善画,尤以墨梅知名。画梅继承宋代仲仁和尚和扬无咎的传统,并有新的创造。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还兼擅竹石,长于篆刻,有《梅谱》传世,为早期画梅理论著述。存世代表作有《墨梅图》《南枝春早图》等。另著有《竹斋诗集》。

王冕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