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逢谁家子?背手牵黄犊。
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
辄耕且吟诵,息阴坐乔木。
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
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
买臣负薪歌,倪宽带经读。
寄语少年徒,行当踵前躅。
在路上遇到了谁家的孩子?他背着手牵着黄色的小牛犊。
肩上扛着犁和锄头,牛角上还挂着一捆书。
他一边耕地一边吟诵着诗书,休息时就坐在高大的树下乘凉。
南山的豆苗长得茁壮肥美,东边的田野刚下过雨,土壤湿润充足。
郊外的空气中弥漫着凉爽的气息,茅屋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自古以来,那些贤能通达的人,都是从耕作放牧开始起步的。
就像朱买臣曾经背着柴火唱歌,倪宽则带着经书耕种。
我要告诉那些年轻的后辈们,你们应该跟随前人的脚步,努力前行。
《耕读轩》是元朝诗人王冕隐居九里山水南村期间创作的五言排律,收录于其诗文集《竹斋集》。该诗以田园劳作场景为载体,通过描写农夫“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的耕读生活,展现古代文人推崇的耕读相济传统,并借“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等句揭示人才源自基层的价值观。诗作延续了王冕关注民生、鄙视功名的创作风格,是其隐居时期追求质朴生活的思想写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肩行李,依旧租船来咏史。四顾无人,君忆玄晖我忆君。
江山如此,博得青莲心肯死。怀古悠然,雁叫芦花水拍天。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