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鸳鸯交颈绣衣轻

五代毛文锡

鸳鸯交颈绣衣轻,碧沼藕花馨。偎藻荇,映兰汀,和雨浴浮萍。

思妇对心惊,想边庭。何时解佩掩云屏,诉衷情?

白话译文

绣衣轻薄,衣上鸳鸯交颈。碧绿的池塘中,荷花盛开,散发着阵阵馨香。鸳鸯依偎在水草和荇菜之间,它们的身影倒映在长着兰草的水边平地上,仿佛和着细雨一同在浮萍上沐浴嬉戏。

思妇看着绣衣上的这幅情景,不由得心惊,她的思绪飘向遥远的边疆,想象着爱人所在的地方。不知他何时归来,解衣相拥,倾诉彼此深藏心中的衷情与爱意。

词句注释

  1. 沼:池塘。《韵会》:“园曰池,曲曰沼。”
  2. 馨(xin 心):散布得很远的香味。《尚书·酒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3. 偎:依靠得很紧。
  4. 藻荇(xìng杏):泛指水草。荇:荇菜。多年生草木植物,叶略呈圆形,浮于水面,根生水底,花黄色。《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5. 兰汀:生有香草的水滨。兰:泛指芳草。汀(tīng 厅):水边平地。
  6. 边庭:此处指边疆征戍的丈夫。以地借代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少妇对征夫的思念。

上片用衣上的鸳鸯绣花兴起少妇之思。

下片直写少妇对边庭丈夫的怀想。汤显祖评道:“无定河边,春闺梦里,不止寻常闺怨。”这一说法是公允的。这首词明确提出“边庭”,与唐代的闺怨诗意境是一脉相承的。汤显祖所说的“无定河边”,就是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的句子,其诗云:“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当然,毛文锡的这首词,远不及这首诗的尖锐、鲜明,其意义也不如此诗深刻。但在五代时的历史条件下,能有这样的思想感情,是不可多得的。

猜你喜欢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代 •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感物赋

魏晋 • 曹丕

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泠泠。堀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宋代 • 梅尧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宋代 • 朱熹

其一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其二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获麟解

唐代 • 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毛文锡
简介描述:

毛文锡(生卒年不详),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一说属河南)人。唐太仆卿毛龟范之子。中国五代词人、大臣。

毛文锡年十四登进士第。唐末曾入仕。后仕前蜀,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与诗僧贯休时有诗歌唱和。旋迁翰林学士承旨。永平三年(913年),为太子王元膺所怒而被贬,又被拘押几死。元膺败死,始复位。次年(914年),由翰林学士承旨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通正元年(916年),兼文思殿大学士,官至司徒。天汉元年(917年),贬茂州司马。其后事迹不详。或传前蜀亡随王衍入洛而卒,甚至说曾事后蜀后主孟昶,与欧阳炯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人称“五鬼”,但皆属于误传。

毛文锡词内容多写歌舞游宴,成就不高。其中《甘州遍》,写边塞征战,苍凉悲壮,开北宋边塞词先声。著有《前蜀纪事》2卷,《茶谱》1卷。其词今存30余首,收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