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南天春雨季节,百花争奇斗艳,哪能再欣赏到冬天翠竹那傲雪斗霜的英姿。
草木都长得如此茂盛,唯有四季常青的翠竹,仍能虚心自持。
晋代的竹林七贤常在竹下载饮酒而醉,舜的妃子娥皇、女英以泪挥竹而竹尽斑。
只有在年终岁末的隆冬季节,诸君方能欣赏到,翠竹在严寒冬天那傲霜斗雪的苍劲挺拔的气节操守和壮丽的景色。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通篇不着一个“竹”字,但句句写竹,写得神形俱现。前两句写书在气候温和的春天,见不到竹子傲霜斗雪的风姿。第一句破题,“南天春雨时”使人想到,竹子经过了一番春雨的刷洗,更加青翠欲滴。“那鉴雪霜姿”,写出诗人在雨后玩竹之时,对此不无遗憾。这两句虽未直接写竹,但表现了诗人对竹子坚强耐寒操守的喜爱、崇敬。
后面几句是正面描写,从三个方面歌咏了竹子的高洁品行。第三、四句在刻画竹子形象时歌颂了它的“虚心”品行。“众类亦云茂”写竹子丛生,枝叶纷披。“虚心能自持”写竹干中空,节段挺直。这两句描写了竹子青翠挺秀的形象,突出了它虚心自持、独立不移的坚贞秉性。刻画生动,含义深闳。诗人写竹,曲尽了竹之妙处,但又不停留在写竹上,她把竹子人格化了,赋予竹虚心、独立、坚贞的品格,这正是诗人所向往追求的品质。“能自持”,出自一个以献诗为生的歌妓之品,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五、六两句运两个有关竹子的典故来赞美竹子的高洁。“多留晋贤醉”,写薛涛表明与自己往来的多为名士。“早伴舜妃悲”中诗人借舜妃之悲来写自己的身世之痛。薛涛用典巧而活,不但能切人切事,还能“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可谓写寄托无拼凑之痕而有天衣无缝之妙。咏物诗写到这种地止步,可谓不易。
最后两句以赞扬友人来赞颂竹子有节操。薛涛赞美朋友能欣赏竹子的“苍苍劲节奇”,是一个有操守的人。结句的五个字写出竹节坚韧挺拔。“苍苍”写竹子常年青翠,颂其坚强不屈,生命力旺盛。“劲节奇”写竹子修直挺拔,颂其刚劲有风骨。结句把竹子的形象做了有色有形的再次勾画,给人印象很深刻。
这后六句咏竹,一联一个方面,从虚心、高洁、坚韧有节操三个方面写出了竹子的坚强高尚品格,写得充分而饱含感情。
竹子是中国人民理想品德的象征,被视为君子。薛涛在这首咏物诗中,对竹子极尽歌颂之能事。她写竹,咏物生动形象,抒发自然强烈。全诗有警策的哲理意味,十分耐咀嚼。
由诗题及首两句可知,有人写了一首玩雨后春竹的诗赠薛涛。薛涛因此作这首诗相酬,并借以表明自己对竹之赞赏。通过诗中“岁晚”一词,也可知是薛涛暮年居碧鸡坊时所作。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