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草

唐代薛涛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白话译文

春日的绿意盎然,花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庙宇。儿子与儿媳妇两人成天出双入对游玩其中。

只顾着在大好时光中游玩,贪图一时欢娱,总觉得时时还有。却不知道时光流逝,秋天也要到了。

词句注释

  1. 鸳鸯草:《益部方物略记》:鸳鸯草,春叶晚生,其稚花在叶中两两相向,如飞鸟对翔。
  2. 绿英:指代及时行乐,也和李郢同音,同时也指代儿子李郢。香砌:香满,也指代庙宇。
  3. 小:指儿子李郢与儿媳年轻。
  4. 娱:贪图。
  5. 早:来到。

作品赏析

这首小诗通俗易懂,其叙述如涓涓流水,自然清纯。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一、二句略去显意,从潜意看,其“绿英”指向魏晋曹摅《答赵景猷》中的“绿英垂柯”句,显然体现了其子的玩娱思想。句中“香砌”用以指代人物,据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止水平香砌,鲜云满石床。”即指寺庙。所以,此句即描述儿子不思进取,整天谩视于寺庙的行为状态。这倒应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老话。诗题所涉鸳鸯草,即蜀常见的一种鸳鸯草。在诗句中写鸳鸯草,这就为蕴意开辟一定的空间。在显意上,可下意识地认为是“草”,在潜意上就是鸳鸯。说的更明白,直说是用来比喻恩爱夫妻。由于诗中“小”可引申为小辈,相对于薛涛来讲,具体指其子李郢和他的妻子。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三、四句是对一、二句的补充说明,既适于鸳鸯草,也适于对人的形容,直白地道出意旨,埋怨他们小夫妇,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只图眼前,不从长计议。

此诗的特点是:一、二句托物咏怀寓意蕴深。三、四句唯恐他们不理解,就直白其意。表现出一个慈母对不争气的儿子既爱、又怨的心理以及委婉含蓄的责怪。由此看,此诗也表现了薛涛正统思想的一面,最起码功名思想在她的心中还有一定的位置。

创作背景

李程离开薛涛以后,薛涛独自把儿子李郢抚养长大。但儿子长大后喜欢游乐娱玩,沉迷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薛涛作为一个慈母,内心还是比较传统的,希望儿子在科举正途有所作为,所以写下这首诗规劝儿子,同时表达自身怨念。

名家点评

  • 明代诗人钟惺《名嫒诗归》:把鸳鸯草如此狠狠责数之,负怨不堪。

猜你喜欢

马伶传

清代 •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浪淘沙·有个人人

宋代 • 柳永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南乡子·岸远沙平

五代 • 欧阳炯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墨池记

宋代 •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胡无人

唐代 • 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薛涛
简介描述:

薛涛(768年—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歌伎、清客,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

薛涛幼时随父薛郧仕宦入蜀,遂寓蜀中。贞元初期,韦皋镇蜀,召薛涛入乐籍。贞元五年(789年),坐事罚往松州,献《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获归而脱乐籍,居浣花溪。后与历任西川节度使韦皋、高崇文、武元衡至李德裕等,均有唱酬。武元衡(一说韦皋)拟奏其为校书郎,格与旧例未果,然薛涛一时以“女校书”而名动远近。晚年移居碧鸡坊,建吟诗楼,悠闲吟咏,好作女道士装束,与昔日形象判然。于大和六年(832年)逝世。

薛涛辩慧工诗,许多诗作托物言志,表达了其追求清俊高洁的情感特征。薛涛因嫌常用的纸张尺幅太大,指点工匠造出了便于携带和交流且带有个人特色的“薛涛笺”,这一发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著有《锦江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