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草

唐代薛涛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白话译文

春日的绿意盎然,花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庙宇。儿子与儿媳妇两人成天出双入对游玩其中。

只顾着在大好时光中游玩,贪图一时欢娱,总觉得时时还有。却不知道时光流逝,秋天也要到了。

词句注释

  1. 鸳鸯草:《益部方物略记》:鸳鸯草,春叶晚生,其稚花在叶中两两相向,如飞鸟对翔。
  2. 绿英:指代及时行乐,也和李郢同音,同时也指代儿子李郢。香砌:香满,也指代庙宇。
  3. 小:指儿子李郢与儿媳年轻。
  4. 娱:贪图。
  5. 早:来到。

作品赏析

这首小诗通俗易懂,其叙述如涓涓流水,自然清纯。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一、二句略去显意,从潜意看,其“绿英”指向魏晋曹摅《答赵景猷》中的“绿英垂柯”句,显然体现了其子的玩娱思想。句中“香砌”用以指代人物,据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止水平香砌,鲜云满石床。”即指寺庙。所以,此句即描述儿子不思进取,整天谩视于寺庙的行为状态。这倒应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老话。诗题所涉鸳鸯草,即蜀常见的一种鸳鸯草。在诗句中写鸳鸯草,这就为蕴意开辟一定的空间。在显意上,可下意识地认为是“草”,在潜意上就是鸳鸯。说的更明白,直说是用来比喻恩爱夫妻。由于诗中“小”可引申为小辈,相对于薛涛来讲,具体指其子李郢和他的妻子。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三、四句是对一、二句的补充说明,既适于鸳鸯草,也适于对人的形容,直白地道出意旨,埋怨他们小夫妇,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只图眼前,不从长计议。

此诗的特点是:一、二句托物咏怀寓意蕴深。三、四句唯恐他们不理解,就直白其意。表现出一个慈母对不争气的儿子既爱、又怨的心理以及委婉含蓄的责怪。由此看,此诗也表现了薛涛正统思想的一面,最起码功名思想在她的心中还有一定的位置。

创作背景

李程离开薛涛以后,薛涛独自把儿子李郢抚养长大。但儿子长大后喜欢游乐娱玩,沉迷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薛涛作为一个慈母,内心还是比较传统的,希望儿子在科举正途有所作为,所以写下这首诗规劝儿子,同时表达自身怨念。

名家点评

  • 明代诗人钟惺《名嫒诗归》:把鸳鸯草如此狠狠责数之,负怨不堪。

猜你喜欢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宋代 • 韩元吉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江城子·病起春尽

明代 •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听弹琴

唐代 •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薛涛
简介描述:

薛涛(768年—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歌伎、清客,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

薛涛幼时随父薛郧仕宦入蜀,遂寓蜀中。贞元初期,韦皋镇蜀,召薛涛入乐籍。贞元五年(789年),坐事罚往松州,献《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获归而脱乐籍,居浣花溪。后与历任西川节度使韦皋、高崇文、武元衡至李德裕等,均有唱酬。武元衡(一说韦皋)拟奏其为校书郎,格与旧例未果,然薛涛一时以“女校书”而名动远近。晚年移居碧鸡坊,建吟诗楼,悠闲吟咏,好作女道士装束,与昔日形象判然。于大和六年(832年)逝世。

薛涛辩慧工诗,许多诗作托物言志,表达了其追求清俊高洁的情感特征。薛涛因嫌常用的纸张尺幅太大,指点工匠造出了便于携带和交流且带有个人特色的“薛涛笺”,这一发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著有《锦江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