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

五代孙光宪

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

无辞一醉。野棠开,江草湿。伫立,沾泣,征骑骎骎。

白话译文

匆匆在离亭边跨上鞍马,从这条远道分别,你我各奔前程,从此相隔万里。

无需多言,让我们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亭前野棠花开,江草雨湿。我在离亭旁伫立凝望,泪湿衣襟。友人策马急去,马蹄声渐行渐远。

词句注释

  1. 草草:匆匆之意。
  2. 分襟:分别。
  3. 燕宋秦吴:春秋时国名,这里表示北东西南各方。燕,主要部分在今河北北部;宋,主要部分在今河南东部;秦,主要在今陕西一带;吴,主要在今江苏南部。江淹《别赋》:“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4. 沾泣:泣泪沾衣。
  5. 征骑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诗经·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朱熹注:“骎骎,骤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它写词人在江边离亭设宴送别几位各奔东西的朋友,抒发了对其友人的深厚情谊。

上阕叙事,写词人在离亭送别友人。“草草离亭鞍马”,首句点明送别地点——离亭,而人物则是鞍马的主人。这些鞍马的主人看来是些勤于国事之人,这从“草草”二字可以看出。《诗经·小雅·巷伯》云:“骄人好好,劳人草草。”“劳人草草”就是忠厚老实的人憔悴困苦。作者用“草草”、“鞍马”来形容他这些朋友,可见他们都是忠于职守为国效力的人,所以作者才为他们送别。勤于国事的朋友分别是很平常的,可能不是一次,而这一次还是有点不同:“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三句点题:这些朋友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而来,现在又要在这里分别,而且这次分手,你东我西,有千里万里之遥。由此可以看出这次分别的不同寻常。“分襟”,指情投意合的朋友,即所谓挚友。挚友当然不愿离别,离别难免伤心,旷达一点也要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诗句)而作者却质朴地叙分别的事实,特别是用“燕宋秦吴千万里”来表现作者的大度,确实不同凡响。这种写法,与唐代诗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名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上阕总叙送别的基础上,下阕则细写送别的经过。“无辞一醉”,点出是词人设宴为朋友饯行。饮宴中,他殷勤劝酒,让大家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既是他发自内心的劝勉,又是掩饰自己悲不自胜的情怀。在劝酒之时,作者的视线又转向了亭前,只见“野棠开,江草湿。”野棠在农历二月开白花,点明时在早春,是个乍暖还寒时节;“江草湿”,说明是个阴雨天气,这绵绵细雨更易惹人愁怀。二句景物描写,很好地营造了送别时的氛围。下面才写到人物:“伫立,沾泣。征骑骎骎。”前者写分别时的自我形象,握别之后,自己在离亭旁伫立凝望,泣下沾巾;后者从友人着笔,他们策马急去,头也不回。二者都是深于情者,表现各不相同:一写静态,一写动态,写法各异。而且末句“征骑骎骎”,透露了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爽之气。这种气概与上阕“燕宋秦臭千万里”廓大境界,形成全词的一种豪放风格,因而成为作者的一篇代表性作品。

猜你喜欢

京兆府新栽莲

唐代 •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凉州词二首

唐代 • 王翰

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行路难·缚虎手

宋代 • 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伤温德彝

唐代 • 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朝暮几般心,向他情漫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翟塘客。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孙光宪
简介描述:

孙光宪(?~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省仁寿县)人。五代时期荆南大臣、文学家。

孙光宪家世务农。孙光宪读书好学,唐末为陵州判官,有名声。后唐庄宗灭前蜀,孙光宪于后唐天成初年,避地江陵。当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据有荆土,招致四方之士,由梁震推荐,孙光宪入选为节度使掌书记。高季兴大治战舰,欲与邻邦楚国交战。孙光宪认为应该休养生息,高季兴采纳其建议,停止罢兵。高从诲继立,梁震辞去官职,自此政事均委于孙光宪。孙光宪事荆南三世,皆处幕府之中,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后来宋朝派遣慕容延钊平定湖南,孙光宪教导高继冲开门迎纳慕容延钊,献上荆南三州之地。宋太祖嘉其功,授黄州刺史,政绩卓著。开宝元年(968年),孙光宪去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