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污浊的水沟里积满了泥水,水面上漂浮着茂盛的莲叶。
我来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知道这是东溪的莲花。
莲花的根下有青泥污染,芬芳的香气已不再完整。
莲叶上有红尘扑打,叶子颜色也不再鲜艳。
事物的本性尚且如此,人间的事情也理应这般。
莲花扎根在不适合的地方,倒不如被遗弃。
从前在溪水中时,花叶在清澈的水波中显得妩媚动人。
如今生长在不合适的地方,只能在府门前憔悴枯萎。
这首诗篇借污泥浊水比喻京兆府官场污浊,借莲花受污表达自己不愿为其下属的心情,惋惜不得其所。诗前半写东溪莲移种污水中而色香尽失,以“物性犹如此”两句引出后半的感叹,叹莲之遭遇亦是叹己身遭遇。元和三年(808年),白居易有《论和籴状》,其中说:“臣近为畿尉,曾领和籴之司,亲自鞭挞,所不忍睹。”可见任此官职的感受。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任京兆府盩厔县尉之时。诗题下作者原注:“时为盩厔尉,趋府作。”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7,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