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疏鲁寡闻,艺能无效。诸君不鄙,相从于此。窃以为科举之学,志于得而已矣,然亦无可必得之理。
诸君皆禀父兄之命而来,有光固不敢别为高远以相骇眩。第今所学者虽日举业,而所读者即圣人之书,所称述者即圣人之道,所推衍论缀者即圣人之绪言,无非所以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而出于吾心之理。夫取吾心之理而日夜陈说于吾前,独能顽然无概于中乎!愿诸君相与悉心研究,毋事口耳剽窃。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以书之旨而证吾心之理,则本原洞然,意趣融液;举笔为文,辞达义精,去有司之程度亦不远矣。
近来一种俗学,习为记诵套子,往往能取高第。浅中之徒,转相放效,更以通经学古为拙;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其不为所嗤笑者几希。然惟此学流传,败坏人材,其于世道为害不浅。夫终日呻吟,不知圣人之书为何物,明言而公叛之,徒以为攫取荣利之资。要之,穷达有命,又不可必得;其得之者亦不过酣豢富贵;荡无廉耻之限,虽极显荣,祗为父母乡里之羞:愿与诸君深戒之也。
我听说善于学习的人,一定会探求古人的法则规范,同时又能实践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学习并不会妨碍思考,反而学识越广博,思考就越深远;思考对学习确实有帮助,但当思考陷入困境时,学习就会更加勤奋。大体来说,做学问应当首先立下远大的志向,努力改变自身的气质,不能只是拘泥于表面的形式,仅仅从事记忆背诵等琐碎的事情。阅读书籍应当如同勇猛的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直接投入激烈的战斗;又像严酷的官员审理案件,一定要追查到底,绝不放过任何细节才行。读书的方法没有其他秘诀,只有专心致志、虚怀若谷,反复地详细研读,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凡是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的书籍和二十岁以后所读的书籍有很大的不同。年幼的时候心智尚未开启,天性纯真且牢固,所读的书虽然时间一长就忘记了,但这并无妨害。这就像印刷的文字,它的原本在于模板,即使遭受水浸火烧,最终也不会失去本质。如果到了二十岁之后,已经熟读经典著作,那么对于应对世事所需的文字也应该随着事情的变化去深入研究。至于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佛教、道教的典籍,都应当阅读,不可不了解。然而学习有重要的原则,读书时需要一字一句地深入,自己从书中寻找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这样才能体会到古人的用心之处,如此才不会白费功夫。
又说,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知道自己未知的东西,每月都不忘记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就可以说是好学了。现在的学者却不是这样,他们只在口头和耳朵间听来听去,只关注考试中的分数,勉强能够背诵,抄袭的心思多,修养的功夫少。所学的并不是实际所用的,实际所用的又不是所学的,以至于遇到重大的事情时,很少有不出现差错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这都是因为平时在学习的时候,没有阐明义理,以求符合实际应用的结果啊。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继之,或摽田宅以便其私,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寺,鲍甥率众登,探石龙鼻流处,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诘旦,舆者同声以险远辞。余曰:“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沿涧行三里而近,绝无险艰。至龙湫庵,僧他出。憔者指道所由,又前半里许,蔓草被径,舆者曰:“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怅然而返,则老僧在门。问故,笑曰:“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吾为子先路。”持小竿,仆李吉随之,经蒙茸则手披足踏。舆者坦步里许,径少窄,委舆于地,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帷余足迹是瞻。”鲍甥牵引,越数十步,则蔓草渐稀,道坦平,望见瀑布。又前,列坐岩下,移时乃归。舆者安坐于草间,并作乡语怨詈老僧曰::“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于众厮舆,而时君不寤,岂不惜哉!夫舆者之诳,即暴于过客,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正,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