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上方晚眺

唐代白居易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白话译文

远处的楼阁高低起伏,黄昏中的秀丽山水一片昏沉迷蒙。

山峰上的树笼着烟,就像半卷的轻绡罗幕一样?平静的水面好像铺盖上一层绿色绮被。

飞鸟远去消失的时候就应该极目远眺,遥远的风吹来,就应该敞开襟怀。

谁知道我这佩戴簪缨的人身体里,常常拥有自在的心。

词句注释

  1. 暝:日落,黄昏。
  2. 嵩:山大而高。
  3. 衾:被子。
  4.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

作品赏析

《菩提寺上方晚眺》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出自然与建筑和谐共融的景致;颔联以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水之美;颈联借飞鸟远去、远风拂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超脱的心境;尾联以反问句式,强调了诗人虽身处世俗之中,却能保持一颗逍遥自在的心。这首诗设色鲜明,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唐代 • 薛昭蕴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近现代 •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月夜金陵怀古

唐代 • 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盐角儿·亳社观梅

宋代 • 晁补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太平洋遇雨

清代 • 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劫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白居易
简介描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802年,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又罢校书郎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今西安周至县)县尉。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遭诽谤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22年,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827年,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晚期的白居易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于846年8月去世,赠尚书右仆射。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