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宋代黄庭坚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白话译文

朝云暮雨,烟雾氤氲,微露云端的乱峰互相偎依。站在巫山县城楼上,遥望楚阳台,想象楚襄王梦与神女相会的情景。春光明媚之中,宫府的仪仗队行进,盛装艳服之人迎接着马队,迤逦向城中走去。被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对影自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到达黔州之后,山愈高,势愈险,而距中原更远,隔断了眺望京城的视线,但乡愁却越过千山万水飞向神州。有贬谪之地的地方官摆酒接风、欢宴公堂。醉舞欢腾,满堂香气,声歌盈室,美人容颜娇艳,香气氤氲馥郁。听着那杜鹃一声一声地到天明,直唤着“不如归去”。

词句注释

  1. 醉蓬莱:词牌名。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二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变体。
  2. 叆叇(ài dài):云气浓重之貌。宋玉《高唐赋》记楚王昼寝高唐,梦见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阴,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3. 高唐:战国时楚王在云梦泽中所建的高台。
  4. 朱翠:朱颜翠发,本是形容女子的美貌,这里代指美女。
  5. 画戟:涂画彩饰的戟,是古代的仪仗用物。
  6. 靓(Iiàng)妆:指盛装华服的女子。
  7. 都会:指州治所在。
  8. 投荒: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9. 吊影:对影自怜,形容孤独,唯影相伴。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0. 去天尺五:以距天之近而言地势之高。汉代民谣:“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11. 神州:指京城。
  12. 中朝:朝中。
  13. 舞裀(yīn):舞衣。
  14. 杜宇:即杜鹃。传说古蜀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
  15. 不如归是:相传杜宇死后思念故乡,化为杜鹃,啼叫着“不如归去”,声音悲苦。

作品赏析

该词上片开头以一“对”字领起,以三句十二个字,描画出一幅烟雨迷潆的峡江之图。早晨的云蒸霞蔚,黄昏的烟尔靠霏,群峰攒立相倚,就笼罩在这云烟雨丝之中,透出一种凄清迷离的气氛,正与作者贬谪途中的怅惘忧郁的心情相谐。而这里又巧妙地糅进宋玉《高唐赋》中的词语“朝云”和“暮雨”,在客观的景色描写中更添上一层梦幻的色彩。由是而引出下面二句:“巫峡高唐,锁楚官朱翠。”巫山十二峰,神女峰最高,相传是神女所化。而词用一“锁”字,便将这美丽的神女禁闭于高峰之上,越是美丽,越是孤独。再联想到楚国屈原以香草美人比喻高洁的文学传统,“锁”字里也寄寓着作者正直而遭遇贬黜的身世之叹。“画戟迎春”三句,宕开而写奉节城中那欢迎的仪式,喧哗热闹,华丽贵重,虽然是一片盛情,却让作者不禁叹息:“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下片是从叹息而转出,又非直陈忧思,而是遥想到达黔州之后,山愈高,势愈险,而距中原更远。“万里烟水”隔断眺望的视线,却隔不断绵绵的乡愁,越过千山万水而飞向神州。接下五句又作回宕,再写眼前的接风酒宴,用词华美富丽,极写醉舞欢腾,满堂香气,声歌盈室,一派热烈。而唯有宴会所接待的客人却在内心里咀嚼着人生凄苦的滋味,“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感一时格外强烈,以至于酒散更阑,夜不能寐,听着那杜鹃一声一声地到天明,直唤着“不如归去”,声声都落在作者的心里。

全词将贬谪路上的忧郁与途中偶遇的欢迎放在一起描写,透射着一些人生的荒诞意味。上片与下片又各以三层意思分说,在忧愁思乡的心情抒写中央以热烈欢迎的场面铺陈,似是阴郁之中一时闪出的亮色,而唯此亮色,更加照见作者内心的孤寂与郁闷。

创作背景

绍圣二年(1095年),山谷被指控为撰修《神宗实录》失实多诬,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此词当是他赴黔途中经过夔州巫山县时所作。作为一个知名的诗人,山谷受到了地方官的热情接待,还游览了峡中的山水奇胜;但作为一个逐臣,他的内心又有着难以排解的抑郁忧闷。山谷把这两方面编织在该词中。

名家点评

  • 广西《昆仑月》诗刊编委黄宝华《宋词鉴赏辞典 上》:上下两片都分三个层次,先写悲情,然后折入欢快场景的描写,最后又转入悲情的抒发,而上下两片又写法各异,不使雷同。

猜你喜欢

柳梢青·岳阳楼

宋代 • 戴复古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哀王孙

唐代 •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 •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北征赋

两汉 • 班彪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覩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諐。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卭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兮,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满江红·写怀

宋代 •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黄庭坚
简介描述: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中国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知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元丰八年(1085年)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哲宗时元祐八年(1093年),黄庭坚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1094年),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同年底,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安置在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崇宁二年(1103年),朝中形势又大变,诏令销毁“三苏”、秦观、黄庭坚的文集。同年十一月,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黄庭坚在饥寒交迫中凄凉离世,享年61岁。

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作思路有迹可循,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早年以文章诗词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以杜甫为宗,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风格奇崛,为江西诗派开创者。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山谷词》)。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感人孝行,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成为中华儿女的典范而世代传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