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陵禁烟寄从弟

五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鹃啼。

白话译文

在钟陵禁烟时写给堂弟(族弟)(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词句注释

  1. 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

作品赏析

落絮飞花日又西:柳絮和落花四处飘散,一副萧索的景象。夕阳西下,让人觉得无限惆怅。通过对落絮、飞花、夕阳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亲人无限的思念之情。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无限的思念。

古人多用杜鹃啼鸣表示思乡,黄昏时分,杜鹃哀啼,引发诗人思归之情怎忍听呢?“忍听”其实是“不忍听”,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愁苦。

猜你喜欢

记寻大龙湫瀑布

清代 • 方苞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继之,或摽田宅以便其私,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寺,鲍甥率众登,探石龙鼻流处,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诘旦,舆者同声以险远辞。余曰:“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沿涧行三里而近,绝无险艰。至龙湫庵,僧他出。憔者指道所由,又前半里许,蔓草被径,舆者曰:“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怅然而返,则老僧在门。问故,笑曰:“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吾为子先路。”持小竿,仆李吉随之,经蒙茸则手披足踏。舆者坦步里许,径少窄,委舆于地,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帷余足迹是瞻。”鲍甥牵引,越数十步,则蔓草渐稀,道坦平,望见瀑布。又前,列坐岩下,移时乃归。舆者安坐于草间,并作乡语怨詈老僧曰::“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于众厮舆,而时君不寤,岂不惜哉!夫舆者之诳,即暴于过客,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正,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秣陵

清代 • 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华下对菊

唐代 • 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五代 • 毛文锡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宿楚国寺有怀

唐代 • 赵嘏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李中
简介描述:

李中(生卒年不详),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郡望出陇西(今属甘肃)。南唐烈祖时,曾读书于声山国学。中主时,从军海州,后为上蔡令。以父母年高,兄弟去世,表乞归养。后主朝,曾任吉水尉、澄阳令。又曾历官安福、晋陵、新淦、新喻等地,仕终水部郎中。与沈彬、史虚白、左偃、刘钧交游唱和。开宝六年(973年),自编诗三百首为《碧云集》三卷,孟宾于为之序,今存。《全唐诗》编诗四卷。

李中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