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上行

魏晋甄夫人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怨,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白话译文

蒲草长满了水池,它们的叶子繁荣而茂盛。

如若依靠你的宽厚正直,还不如我自知自己的德行。

人们用言语来中伤我,使我和你生生地分开了。

一想起你已经离开我了,我便常常独自忧愁难过。

想见你一面的念头忧郁成结,伤了我的心脾。

一想到你我便悲伤痛苦,夜夜难以入睡。

请你不要有了身份和地位后,就抛弃从前所爱。

不要因为鱼肉多了,就抛弃大葱和薤菜。

不要因为麻枲多了,就丢弃菅草和蒯草。

自从你离开了我,出去使我痛苦,进来也使我痛苦。

边疆的风声很是凄厉,树木在悲风中哀鸣!

跟随你使我学会了享受孤独的快乐,也学会了保重自己。

词句注释

  1. 蒲:菖蒲,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2. 离离:茂盛的样子。
  3. 傍:依靠。仁义:一作“人仪”。
  4. 铄黄金:熔销黄金,比喻人言可畏,谣言害人。
  5. 感结:情感结系,谓心情郁结。
  6. 莫以:不要因为。贤豪:贤士豪杰。
  7. 薤(xiè):藠头。
  8. 麻枲(xǐ):指麻,或者麻布衣服。枲,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
  9. 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可做炊帚、刷子等。蒯(kuǎi):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亦可造纸。
  10. “出亦”二句:一作“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11. 悲风:凄厉的寒风。
  12. 翛翛(xiāo xiāo):此处指树木高大茂盛。一作“修修”。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女主人公自述受谗遭弃的经历、失欢难寝的愁苦以及重操旧好的愿望。曲题盖指女主人公遭弃后途经塘上见池中荷叶繁茂不胜发而为歌。歌辞率直凄切,以事挟情,以情说理,很能代表弃妇之流的心声,也是汉魏时期妇女位卑言轻、失宠难立的缩影,基本保存了汉乐府“说唱道古、表社会事象”的风貌。

此诗特点是情感的抒发极其细腻委婉,富于层次。诗分四个部分,起始六句为第一部分,抒发对“积毁销骨”舆论习俗的痛恨。“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二句是兴而比,枝叶下垂的蒲草形象蕴含着弃妇柔弱无靠的比意。“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正是这种能销铄黄金的旁人“众口”,才迫使丈夫与自己生别离的。因而弃妇非但不怨恨她的丈夫,反而是日思夜想,伤心不眠。诗歌用蒲起兴,比喻自己像蒲草一样对爱情的坚贞不离,而对方却在别人的蛊惑下,听信谗言抛弃了自己,但是对爱,作者却没有放弃,尽管爱人离开了,可在作者内心却每想到对方便伤心欲绝。接着六句是第二部分,围绕“念君”二字,反复地抒写了弃妇对丈夫的复杂情感。作者虽然对苦心经营而失败的爱情感到痛苦万千,但转念一想更多的是愤恨,是对负心男子的强烈谴责与抗议。因此下面的一部分用三个“莫以”对男子的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劝谏。这表现了在古代忘恩负义的男子的一种行径,有了新欢或是为了攀附权贵,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这六句诗由三对排比句组成,以托物取譬的方式,深婉细致地表现了弃妇忧恐与热望交织的微妙心态。在这里,作者对男子发出了强烈的谴责,为他们那些被金钱利益所迷惑功心的人进行劝谏,同时也是对这种行为的鄙弃。因此诗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六句,用复沓吟咏和萧瑟景象描绘,使弃妇的情绪抒发进入到悲歌当哭的颠峰高潮。作者在愁苦的思念中决定要将对方彻底忘记,并且用自己善良的心来祝福他,去了边地从此便独自享乐去吧,各走各的路,并且祝愿他能一路走好。此时作者既有对男子的真心祝福,更多的是用一种讽刺的手法,将男子这种不道义的行为用不知道的未来作安排,但愿他好吧,更多的还是包含了一种谴责在里面。

这首抒情性怨歌,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意和细腻朴质的风韵,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

创作背景

《塘上行》是属《相和歌·清调曲》的一种乐府古辞,可配乐演唱。最初编入南朝《玉台新咏》、唐代《艺文类聚》等诗集,承传于后世。这首诗带有文人色彩,可视作古乐府初向文人诗过渡的作品。作者一般认为是三国曹魏文昭甄皇后。《乐府诗集》卷第三十五《相和歌辞》《清调曲·塘上行》郭茂倩注引《邺都故事》曰:魏文帝甄皇后,中山无极人。袁绍据邺,与中子熙娶后为妻。后太祖破绍,文帝遂以后为夫人。后为郭皇后所谮,文帝赐死后宫,临终作此诗。

名家点评

  • 唐代张铣:“言妇人衰老失宠,行于塘上为歌也。”(《文选》卷二八)
  • 清代沈德潜:“末路反用说开,汉人乐府往往有之。”(《古诗源》卷五)

猜你喜欢

君难托

宋代 • 王安石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

人事反覆那能知?谗言人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吴兴杂诗

清代 • 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题凌云寺

唐代 • 司空曙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水龙吟·莲子

明代 • 王夫之

平湖渺渺波无际,难认旧时青盖。荻絮横飞,蓼红斜眩,秋光无赖。拚不含愁,据香密裹, 泠泠珠佩。伴江妃、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深缀。

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 悬愁碧海。露冷昆明,霜凋玉井,兰舟罢采。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莫抛掷、 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

小桃红·春闺怨

元代 • 乔吉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甄夫人
简介描述: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fú),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 ,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黄初二年(221年)六月,魏文帝曹丕赐死甄氏,葬于邺城。黄初七年(226年),其子曹叡即位后,追谥为文昭皇后。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

甄夫人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