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

宋代吴文英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家林秀桔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

白话译文

春天柳色春阴重,马林屋借了“东风力”进入南宫,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室外气候多变,因“倒春寒”而下起雨夹雪。室内的气温很低,使笔砚冻结发硬,但大家分韵填词的兴趣不减,时而笔走龙蛇,书写的词句如那濛濛细雨绵绵不绝;时而吟诵声起,吟唱声震得窗外的雪花乱舞。马林屋取出家乡寄来的经过霜冻显得格外红润的橘子分给大家尝鲜。大家高兴地接受赠橘,好像也分享到朋友进入南宫的荣誉一般。马林屋时来运转,流年大吉。天上的北斗斗柄已经指向苍龙星座,象征着你马老兄官运亨通,进入南宫任职。这种殊荣,好像是获得随潮而来的珍奇的“吴凤”那样幸运。

马林屋的秀眉之中隐隐透现出一种中年人的英俊风采,他如今豪气凌云,简直能够平吞云梦大泽。马林屋身穿皇上恩赐的草绿色的官服,骑着大红马,手提青色的马勒丝带,牵着马笼头,去南宫赴仕。进宫后,你可以随意在名贵的玉版笺上点染上淡淡的墨色作画,或是挥笔书写。你可以在那里醉眼朦胧,尽兴游春,空气中飘过来的缕缕杏花香,更激发出你的灵感,新清的诗句由此不断吟诵出来。马林屋进入南宫的喜讯由喜鹊飞到他家的庭院中不断鸣叫报告,马林屋的爱人正焦急地在帘后来回走动,等候他的归去。

词句注释

  1. 宴清都:词牌名,又名“四代好”,《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中吕调”。双调一百零二字,前片十句五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
  2. 南宫:指赴试礼部。据《宋史·职官志》:“咸平中,遂任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宫者,太祖、太宗诸王子孙处之,所谓睦亲宅也。”据此,马林屋应是位进入“南宫”任职的官员。《大鹤山人词话附录》谓“林屋”为马氏之号,洞庭人。
  3. 檠:灯架,此指灯。
  4. 井:一本作“天”。
  5. 家林:暗指“林屋”。
  6. 蟾边桂种:即“蟾宫折桂”。古称科举登第为登蟾官。折桂,喻科举及第。
  7. 茂苑:指宫廷广纳人才。苑,指宫苑、宫廷。
  8. 斗转:即斗转星移。苍龙:星名,即青龙。即东方七座星宿:角、亢、氏、房、心、尾、箕的总称。此代指“登龙门”,即进士及第。
  9. 唯潮:即夷潮,吴地“唯”“夷”通用。《中吴纪闻》:夷亭旧无潮汐,李乐庵尝见一道人云:“潮到夷亭出状元。”此谓中状元。唯,一本作“谁”。吴凤:喻马生为吴地的凤凰,是杰出人オ。
  10. 玉眉:白眉,即马良,三国时襄阳宣城人,字季常。刘备领荆州时,辟为从事。后任左将军军橡,蜀汉建立,迁为侍中(侍从皇帝左右,权近宰相)。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谚云:“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眉中有白毛。华年:一本作“年华”。
  11. 云梦:即云梦泽,古泽名,在湖北。
  12. 紫骝:良马,紫色带赤而尾黑色。青鞚:青丝马勒头。
  13. 飞香杏园:唐代新科进士放榜后,皇帝赐宴游赏于长安曲池旁的杏园。
  14. 春游:指进士及第的曲江宴、杏林春宴。
  15. 弄喜、鹊绕:指喜鹊登枝报喜的传统意识。

作品赏析

发端“柳色春阴重”一韵,写送行时间,是柳色新春意浓的季节。“春阴重”三字,格外渲染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喜洋洋的基调。“东风力”一韵,以“云雁”代指友人,祝友人此去如借东风飞上九霄,鹏程万里。此韵将“东风”作为主语,似乎东风对友人有情有义,“快将”一词表达词人对友人的祝福之殷切。“书筑细雨”一韵,以逆笔写马生昔日刻苦攻读之状:在细雨绵绵之夜,燃灯读书;在大雪纷纷之时,窗下吟诗;在寒冬井封之季,冻笔疾书。这里不仅用了鼎足对,而且用了六个名词写出苦读之状,笔墨研炼,富有表现力。“家林秀橘霜老”一韵,转笔写到眼前,言现在到了学习有成之时,祝友人蟾宫折桂,科举及第。“家林”暗合友人之号“林屋”,“秀橘霜老”,以橘于秋天收获,喻学习有成。此喻恰切,马生是洞庭人,洞庭盛产橘,而且暗用屈原《橘颂》之意,鼓励友人有“独立不迁”的品格。“应茂苑”一韵,从侧面写出马生在斗转星移之时赴京应试,也正是宫廷广纳人オ之时,他必定登上龙门,进土及第。“唯潮”化用民谚“潮到夷亭出状元”典故,祝其考中状元。

换拍“玉眉暗隐华年”一韵,继歇拍的“吴凤”二字展开笔墨,言其如三国的马良虽才华暗隐,但因有凌云壮志,终有一天会气压千载,誉满云梦。两人均姓马,比喻恰当。“名笺淡墨”二韵,笔转未来,祝友人金榜题名,受到皇帝的恩赐。“恩袍翠草”以下四句,以唐代对新科进土的待遇作比。唐时对新科进士十分重视,放榜后,皇帝赐进士以锦袍、骏马、赐宴游赏于长安曲江池旁的杏园,后世称曲江宴、杏林春宴。唐代诗人刘沧作诗曰:“及第新春选胜游,杏林初宴曲江头。”(《及第后宴曲池》)“杏园新句”言马生金榜题名后也会作出及第新诗。“眩醉眼、春游乍纵”言其在赐宴游时定会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此二韵以想象的笔法,展示友人中第的景象作为祝福,此为情中设景,以虚代实。“弄喜音”一韵,转笔回到目前,写临别时喜鹊登枝,绕庭报喜,必有喜兆。此以景结情,景中有色彩有声响有画面,动静交织,满蕴着祝愿情怀。

此词特色之一,用笔疏而有曲,结构巧妙。从疏来讲,全词写祝感马生入京金榜题名,别无他言。但又不是一泻到底,而是采用曲直、虚实、疏密相间的结构。此词一二韵写眼前的送别;三韵,逆笔写昔日马生苦读四韵,转至眼前,写其学习有成,祝其折桂;五韵,从侧面写宫廷广纳人オ,必登龙门;六韵,从侧面以马良作比,必成大业;七韵八韵,展示未来祝其金榜题名时,受到皇帝的恩赐。九韵,转笔眼前,写送别,紧扣题面,前后呼应。在这九韵中有虚实、正侧、前后,真是起伏回环,尺幅千里。特色之二,善炼词藻,尽态极妍。如写苦读时,用“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用了六个名词,作了鼎足对,将一年四季的苦读之貌作了细致的勾勒,生动有力。又如言马生学习有成,则曰“家林秀橘霜老”既暗写了人名,又点出友人之籍贯,更以《橘颂》之“独立不迁”的品格鼓励之,真是一石三鸟之法。再如虚写的金榜题名后受赏赐的情况,不仅化用唐朝之事典,一句讲一个内容:题名、赐袍、赐马、赐宴、赐游,而且色彩斑斓,有翠、紫、青、红,有物的形象,有人的情态,动静交织,无怪清孙麟趾曰:“欲艳丽学飞卿、梦窗。”(《词迳》)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的友人马林屋将入京城赴礼部应试。马林屋出发时正值春意盎然的春天,于是词人创作了这首词为他送行。

名家点评

  • 近代词人陈匪石《声执》:“寥寥百字内外,多用直笔,将无周转之余地。必反面侧面,前路后路,浅深远近,起伏回环,无垂不缩,无往不复,始有尺幅千里之观,玩索无尽之味。”“有曲直,有虚实,有疏密,在篇段之结构,皆为至要之事。”

猜你喜欢

夜立阶下

清代 • 袁枚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碧玉箫·膝上琴横

元代 • 关汉卿

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潇洒弄清声。锁窗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指法,助起骚人兴。听,正漏断人初静。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游虞山记

清代 •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荆门道怀古

唐代 •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吴文英
简介描述: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号“词中李商隐”,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

吴文英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绍定年间(1222年-1233年),吴文英游幕于苏州转运使署,为常平司门客,与施枢、吴潜、冯去非等交游。后置家于瓜泾萧寺。淳祐年间(1241年-1252年),往来于苏杭,先后游于尹焕、吴潜、史宅之、贾似道之幕,与四人皆有酬答,吴文英又与方万里、孙惟信、魏峻等交游。晚年吴文英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而死。

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著有《梦窗词集》,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他对词的贡献主要在艺术技巧方面,以讲究字面、烹炼词句、措意深雅、守律精严为基本特征。吴文英在丰富词体方面,也有一定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