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家林秀桔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
春天柳色春阴重,马林屋借了“东风力”进入南宫,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室外气候多变,因“倒春寒”而下起雨夹雪。室内的气温很低,使笔砚冻结发硬,但大家分韵填词的兴趣不减,时而笔走龙蛇,书写的词句如那濛濛细雨绵绵不绝;时而吟诵声起,吟唱声震得窗外的雪花乱舞。马林屋取出家乡寄来的经过霜冻显得格外红润的橘子分给大家尝鲜。大家高兴地接受赠橘,好像也分享到朋友进入南宫的荣誉一般。马林屋时来运转,流年大吉。天上的北斗斗柄已经指向苍龙星座,象征着你马老兄官运亨通,进入南宫任职。这种殊荣,好像是获得随潮而来的珍奇的“吴凤”那样幸运。
马林屋的秀眉之中隐隐透现出一种中年人的英俊风采,他如今豪气凌云,简直能够平吞云梦大泽。马林屋身穿皇上恩赐的草绿色的官服,骑着大红马,手提青色的马勒丝带,牵着马笼头,去南宫赴仕。进宫后,你可以随意在名贵的玉版笺上点染上淡淡的墨色作画,或是挥笔书写。你可以在那里醉眼朦胧,尽兴游春,空气中飘过来的缕缕杏花香,更激发出你的灵感,新清的诗句由此不断吟诵出来。马林屋进入南宫的喜讯由喜鹊飞到他家的庭院中不断鸣叫报告,马林屋的爱人正焦急地在帘后来回走动,等候他的归去。
发端“柳色春阴重”一韵,写送行时间,是柳色新春意浓的季节。“春阴重”三字,格外渲染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喜洋洋的基调。“东风力”一韵,以“云雁”代指友人,祝友人此去如借东风飞上九霄,鹏程万里。此韵将“东风”作为主语,似乎东风对友人有情有义,“快将”一词表达词人对友人的祝福之殷切。“书筑细雨”一韵,以逆笔写马生昔日刻苦攻读之状:在细雨绵绵之夜,燃灯读书;在大雪纷纷之时,窗下吟诗;在寒冬井封之季,冻笔疾书。这里不仅用了鼎足对,而且用了六个名词写出苦读之状,笔墨研炼,富有表现力。“家林秀橘霜老”一韵,转笔写到眼前,言现在到了学习有成之时,祝友人蟾宫折桂,科举及第。“家林”暗合友人之号“林屋”,“秀橘霜老”,以橘于秋天收获,喻学习有成。此喻恰切,马生是洞庭人,洞庭盛产橘,而且暗用屈原《橘颂》之意,鼓励友人有“独立不迁”的品格。“应茂苑”一韵,从侧面写出马生在斗转星移之时赴京应试,也正是宫廷广纳人オ之时,他必定登上龙门,进土及第。“唯潮”化用民谚“潮到夷亭出状元”典故,祝其考中状元。
换拍“玉眉暗隐华年”一韵,继歇拍的“吴凤”二字展开笔墨,言其如三国的马良虽才华暗隐,但因有凌云壮志,终有一天会气压千载,誉满云梦。两人均姓马,比喻恰当。“名笺淡墨”二韵,笔转未来,祝友人金榜题名,受到皇帝的恩赐。“恩袍翠草”以下四句,以唐代对新科进土的待遇作比。唐时对新科进士十分重视,放榜后,皇帝赐进士以锦袍、骏马、赐宴游赏于长安曲江池旁的杏园,后世称曲江宴、杏林春宴。唐代诗人刘沧作诗曰:“及第新春选胜游,杏林初宴曲江头。”(《及第后宴曲池》)“杏园新句”言马生金榜题名后也会作出及第新诗。“眩醉眼、春游乍纵”言其在赐宴游时定会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此二韵以想象的笔法,展示友人中第的景象作为祝福,此为情中设景,以虚代实。“弄喜音”一韵,转笔回到目前,写临别时喜鹊登枝,绕庭报喜,必有喜兆。此以景结情,景中有色彩有声响有画面,动静交织,满蕴着祝愿情怀。
此词特色之一,用笔疏而有曲,结构巧妙。从疏来讲,全词写祝感马生入京金榜题名,别无他言。但又不是一泻到底,而是采用曲直、虚实、疏密相间的结构。此词一二韵写眼前的送别;三韵,逆笔写昔日马生苦读四韵,转至眼前,写其学习有成,祝其折桂;五韵,从侧面写宫廷广纳人オ,必登龙门;六韵,从侧面以马良作比,必成大业;七韵八韵,展示未来祝其金榜题名时,受到皇帝的恩赐。九韵,转笔眼前,写送别,紧扣题面,前后呼应。在这九韵中有虚实、正侧、前后,真是起伏回环,尺幅千里。特色之二,善炼词藻,尽态极妍。如写苦读时,用“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用了六个名词,作了鼎足对,将一年四季的苦读之貌作了细致的勾勒,生动有力。又如言马生学习有成,则曰“家林秀橘霜老”既暗写了人名,又点出友人之籍贯,更以《橘颂》之“独立不迁”的品格鼓励之,真是一石三鸟之法。再如虚写的金榜题名后受赏赐的情况,不仅化用唐朝之事典,一句讲一个内容:题名、赐袍、赐马、赐宴、赐游,而且色彩斑斓,有翠、紫、青、红,有物的形象,有人的情态,动静交织,无怪清孙麟趾曰:“欲艳丽学飞卿、梦窗。”(《词迳》)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的友人马林屋将入京城赴礼部应试。马林屋出发时正值春意盎然的春天,于是词人创作了这首词为他送行。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潇洒弄清声。锁窗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指法,助起骚人兴。听,正漏断人初静。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