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西湖

元代徐再思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白话译文

无论是里湖、外湖,没有一处不春意盎然。真山真水真画图,恰如一串澄澈透明的美玉。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像西子一样美丽,是游人开怀畅饮、欣然命笔的好去处。这里也是一些贵人富豪衣锦披绣、挥金如土的地方。苏轼主持修筑的杨柳堤,埋葬林逋的梅花墓,格外引人注目。

词句注释

  1. 中吕: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朝天子:曲牌名,属中吕宫。西湖:此指杭州西湖。
  2. 里湖:杭州西湖以苏堤为界,有里湖、外湖之分。里湖在苏堤以西。
  3. 外湖:西湖苏堤以东称外湖,为西湖主体。
  4. 销金锅:熔化金银的锅。游西湖,花钱甚多,故杭谚称西湖为“销金锅儿”。
  5. 锦绣窟:堆满锦绣的仙裤。指西湖人衣锦披绣,衣着华丽。
  6. 老苏:指北宋文学家苏轼。
  7. 老逋:指北宋诗人林逋。
  8. 杨柳堤:苏轼曾疏浚西湖,并筑堤种柳,取名“苏堤”,又名“杨柳堤”。梅花墓:林逋隐居西湖,一生与梅花为伴,死后葬孤山,后人称其墓为“梅花墓”。

作品赏析

这是支描景小曲,描写西湖之美。作者眼中的西湖,有如“天堂”,诗融宋苏轼、林逋状西湖诗词为一体,绘出西湖碧波荡漾、荷花飘香、晴阴皆美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全曲赞美西湖生气盎然、甜美和熙、胜似“天堂”,展示出一派欢歌笑语、天顺民昌的盛世之景,溢美之词漾溢其间。

开头“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总览西湖之春,写出了武林胜境韶光好趁、春色满眼的诱人景象。西湖以以苏堤为界分里湖和外湖。“无处是无春处”句,并不避讳两个“无”字,自然巧妙,虽不去写具体景观,却展示了一个春到西湖,生机盎然的总印象。“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两句进一步渲染春满西湖的景象,先以画图作比,又以美玉相喻,景象就更为具体了。仍然是总览全景,不求细致描画。“真山真水真画图”句甚妙,明明是真山真水,而不是图画,偏说是“真图画”。三个“真”字,与上句的两个“无”字,又造成了呼应,使语言呈现出故意重复用字的规律美。“一片玲珑玉”,总括西湖之澄澈明净,犹如玲珑剔透的美玉,而且是一片,不是一块。这种写法局部上有所模糊,总体感却是十分突出的。

“宜酒宜诗,宜晴宜雨”两句,是写西湖的迷人风景无时无处不撩人心动。诗酒唱和于西湖之上,面对绮丽景致,更发人豪兴,牵惹诗魂。“销金锅”,喻西湖是个挥金如土用钱如沙的胜地;“锦绣窟”,喻西湖如衣锦披绣的窟穴。二句极写繁盛,含无限感慨,有赞叹,也有思索。结尾“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以林逋和苏轼二人的高节,映衬西湖的格调清雅,并以苏堤和孤山作为西湖有代表性的景观,以收束全曲。如果说全曲前半部分写西湖是一片玉,后半部分就是具体写西湖的两颗珠:苏堤和孤山。有全景也有局部,写轮廓也写细部,整个西湖春色就尽收眼底了。

从写法上看,此曲最突出的特点是用笔简淡而又粗豪,多以全景和远景出之,不弄小巧,使画面具有淋漓酣畅之美,即使写具体景观,也以写意笔法为之,点到即止,全是远眺式的。在风格上,此曲一反《朝天子》曲牌“感叹伤悲”的传统,变为粗豪酣畅,颇有创造性。

创作背景

此曲见于《太平乐府》卷四、《乐府群玉》卷三。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是人们对理想居住地的描绘。杭州的灵山异水养育了一代代的优秀儿女,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不远万里去欣赏她的芳容,为她献上一曲曲爱的颂歌。徐再思这首散曲就是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热爱。

名家点评

  •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邓元煊:此曲写西湖春色,重在抒怀。前四句写景,大笔渲染,秀雅清新,充满诗情画意。后四句旨在抒情,表达了作者的鲜明爱憎,蔑视贵人富豪,而在苏轼、林逋身上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元曲:彩图版》)
  • 河南大学教授张大新:这是一首题咏西湖之作。小令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写景采用大笔铺叙之法,不拘于每一细部的精雕细刻,取神略貌,注重直感;抒情则不粘不滞,于简淡洒脱的笔墨之中,融入主体清高俊逸之情。(元曲大辞典)

猜你喜欢

思旧赋

魏晋 • 向秀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曲玉管·陇首云飞

宋代 •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宋代 • 汪元量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满庭芳·和人潼关

清代 • 曹贞吉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明代 • 冯小青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徐再思
简介描述:

徐再思(约1280年-1330年),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

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