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元代乔吉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白话译文

蓬莱仙山上一株株干枯老树托着苍苍茫茫的乱云,禾黍行管高低不齐,山孤野兔游窜纷纭,处处断碑残垣,空留下陈旧古迹,满目只见一片黄尘。东晋败亡后再也难寻找书圣王羲之,西施去世后从此再不见绝代佳人,看大海总是烟气朦胧,听不到杜鹃鸟啼叫,天地间不见一丝春意留存。

词句注释

  1. 折桂令:曲牌名。
  2. 丙子:此指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上一个丙子年(1276年)为元兵攻破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时。
  3. 越:指今浙江绍兴一带,古为越地。
  4. 蓬莱:指蓬莱阁。
  5. 老树苍云:指老树参天,苍茫萧森。
  6. 右军:指东晋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7. 啼鳺(guī):即杜鹃鸟。

作品赏析

据记载,在乔吉现存的散曲作品中,以叹世怀古为主题的小令约有四十三首,虽不是最多,但也不在少数。张衡《东京赋》有言,“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悼古伤今是古代文人诗作中重要的题材之一,乔吉也不能免俗。但值得一提的是,乔吉这部分散曲,虽然延续了他一直以来雅俗并重的风格,但与其他散曲不同的是多了一种深沉、冷峭和奇丽之美。

王骥德在《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下》中说乔吉为诗中的李长吉(即李贺),指的正是他这种奇丽冷峭之美,而这首《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便是他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作。

如题所述,这支曲是乔吉在游历吴越和上篇《折桂令·登姑苏台》一样,都是缅怀古人的抒怀之作。整首曲词语调深沉悲凉,感叹似烟,兴亡无定的世事,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事不能扭转的无可奈何的妻凉。

曲词开篇便以“老树”“苍云”“禾黍”“狐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破败之景,展现了一种孤独凄凉之感,从而也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干枯的老树独自站立着,天空中的浮云苍乱;田中的作物参差不齐,像是许久都无人打理;山野狐狸和野兔四处游切都是那么破败和昏乱。

“禾黍”一句更是化用了《诗经·黍离》中西周灭亡后禾黍遍地的典故,谕指如今的越地也是一片荒芜。那以往风云四起,被称为仙境的吴越之地,现在已然是物是人非,空有半块残碑树立着。“黄尘滚滚”四字极富动感,既增添了荒凉的氛围,更有一种觉今事而昨非的帐然。

“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人事变迁,盛世不再的感叹。“右军”即指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其书法作品潇洒俊逸,无人能出其右。西施是春秋时著名的美人,也是吴越之争中的风云人物,但其死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绝代佳人。这些人虽然名噪一时,但终究免不了一死,佳人俊士,最终也要化为一捧枯骨,被黄土掩埋。这两句紧接上文,用典极妙,彰显了乔梦符散曲直白而又不失典雅的特点,也揭示了全曲的主旨。千秋霸业,昨日风流,最后也只剩这半块残碑,独留感伤。

最后,作者将目光从追忆古事推展到整个宇宙,天地间海雾茫茫,杜鹃鸟的啼叫声也给人一种哑然干涩之感。一切是那么的暗淡和寂寥,天地间仿佛失去了春天。这三句气势宏大,和开篇所营造的荒凉氛围形成呼应,流露出作者心中对现实社会的忧患意识,这也是“伤今”的重点所在。

创作背景

元朝至元二年,即农历丙子年,作者游历吴越故地(江、浙一带),游历期间,看到诸多古迹,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之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伤感之情。

名家点评

  •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李昌集:元文人对自身地位低下的痛苦解脱。从本曲中,我们看到的乃是元代特定社会文人心理的折光,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被时代抛弃而又无力回天的悲剧身影。这或许正是本曲伤感、凄凉和惆怅情感主调的主要成因。(《元曲鉴赏辞典》)

猜你喜欢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宋代 • 葛长庚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淡黄柳·咏柳

清代 • 纳兰性德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料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南海旅次

唐代 •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登百丈峰二首

唐代 • 高适

其一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其二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乔吉
简介描述:

乔吉(约1280年~1345年),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