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云分翠拢香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殢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乌黑喷香的秀发像云一样堆拥,用玉还分扎成宫鸦翅的发式。在寒露浸润蔷薇花的拂晓开始梳妆打扮,脸上均匀地涂抹上淡淡的粉脂。细心衬饰插上金篦,再涂抹上香油脂,面含娇媚,洋溢着无限的情思。定要让人为之神魂颠倒,想亲手为她描画娥眉。
此曲前两句描写女主人公的发式。乌黑的秀发散发着香味,把头发从中间分开在边收拢,梳成宫鸦翅的发髻,发线处露出的头皮洁白如玉。“露冷”句意思是在蔷薇花瓣上还沾满冰凉的露珠的拂晓时分开始梳妆打扮。
“淡匀脂”两句描写女子脸部的化妆过程。先在脸上均匀地抹一层淡的脂粉,再用金篦细致地在两颊涂上醉人的兰烟纸。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燕脂”“阏氏”等等。古代女子化妆,一般脂粉并用,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
最后三句意思是面含娇媚,洋溢着无限的情思,直叫人为之神魂颠倒,想亲手为她描画蛾眉。“亲手画眉儿”引用了张敞画眉的典故,汉代张敞,宣帝时为京兆尹,经常替妻子画眉毛,有司以此参奏他,他说:“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被认为是名士风流,也比喻夫妻恩爱。
这首散曲细腻地描写了女子梳妆打扮的整个过程:先梳发髻,再涂脂,最后画眉。细致到连洁白的发线,先粉后脂的涂抹都一一写来,因此,有人说乔吉的散曲“情必极貌以写意,辞必穷力而追新”,失之浅俗。但他对女性,特别是歌妓外貌美的客观描写,为元代的服饰与美容化妆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比如,当时的女子常用香料黑染美丽的青丝,继承了汉初以来以髻为核心的审美趣味,有高高的花篮髻,有作飞翔状的宫鸦翅,有对称圆形双锁螺髻,有象征性的合欢髻等。头饰除种种钗、簪、梳外,学习唐代,可插满头鲜花,甚至一枝山橘,颇有生机与野趣,眉毛和眉心常用翠、碧色的颜料精心描画,连笑靥儿(酒窝儿)也可以用化妆的办法(贴钿)加以突出。指环用紫金铢钿制作,十分精巧。服装则有“金缕莺裳”。连鞋底都钉有紫丁香形的钉鞋(《钉鞋儿》),还有高高的蜜黄色鞋帮,在砖地上行走声音清脆,防雨又防滑。这些描写从头到脚,面面俱到,简直就是元代的一个美容院。
此曲以“晓妆”为题,能在清早就让作者看到其化妆过程的其亲密程度非同寻常。联系乔吉生平交游,这首曲子或许是写给关系亲的歌妓的。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曜,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衣夜不襞,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皇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倡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匣中青镜秋月明,妍嗤毫发无遁形。
人心不同有如面,青铜照面不照心。
人心本灵本虚静,谁实昏之私欲胜。
匣取青铜且勿开,自照心中大圆镜。
权衡之平物,动则轻重差,其于静也,锱铢不失。水之鉴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可辨。在乎人,耳司听,目司视,动则乱于聪明,其于静也,闻见必审。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智识明,是是非非,无所施而不中。夫是是近乎谄,非非近乎讪,不幸而过,宁讪无谄。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一以观之,未若非非之为正也。
予居洛之明年,既新厅事,有文纪于壁末。营其西偏作堂,户北向,植丛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设一几一榻,架书数百卷,朝夕居其中。以其静也,闭目澄心,览今照古,思虑无所不至焉。故其堂以非非为名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