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春闺怨

元代乔吉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白话译文

玉楼上春风拂动杏花衣衫,娇柔瘦弱的身体担心因迷恋春色而受风寒。借酒消愁十天有九天喝得烂醉不堪。单薄消瘦。深深愁怨难排遣,懒得梳妆打扮,眉影变淡,粉香全消,首饰全减。眼前是愁雨纷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铺遍江南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词句注释

  1. 越调:宫调名。小桃红:曲牌名。
  2. 玉楼:华丽的楼宇,此处指高楼。
  3. 迕:风吹动。
  4. 春寒赚:为春寒所侵袭。
  5. 酒病:醉酒、伤酒。
  6. 嵌:深陷。
  7. 瘦岩岩:消瘦的样子。
  8. 眉儿淡:指懒梳妆,没有画眉。

作品赏析

此曲前两句大意是:站在高高的玉楼上,任凭风吹动杏花衣衫,不顾春寒侵袭娇弱的身体。登高怀远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古代女子不能随意出门,因而她们怀念远人时经常登上院墙内最高的楼台,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忆郎还上层楼曲”(张先《菩萨蛮》)等,都是描写女子登楼怀远的。“杏花衫”或指杏花开时穿的春衣。宋诗有“沾衣欲湿杏花雨”之句,以“杏花雨”指代春雨。“杏花衫”“春寒”点明了季节,暗示了“春女思”的主题。

“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这两句从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两句中化出。万物生发的春天,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解,食不甘味、睡不安寝,只能日日以醉酒来暂缓这种令人煎熬的相思。这句说十日有九日喝醉。瘦岩岩,瘦削的样子。关汉卿《大德歌·夏》:“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张可久《寨儿令·收心》:“面皮儿黄绀绀,身子儿瘦岩岩。”叠词的使用使后期已雅化的散曲仍不失其本色,且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美。“愁浓”句,乔吉《折桂令·寄远》“近新来憔悴因他,淡却双、秋波”与此句意同,是说因相思难解,无心画眉。但此句想象奇特,语意尖新,作者竟然想用浓愁来补淡眉,这与贺梅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异曲同工。一浓一淡,两相对比,可见相思入骨。这三句极写相思的痛苦情状。

最后三句在写景中抒情:春雨霏霏,烟雾迷蒙,花残叶落,芳草萋萋,江南绿遍,远行的人何时才能归来。“香消翠减”语意重在“香消”,指春雨将枝上的花打落了。最后一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意。诗人营造的是一个缠绵幽怨的意境,让人深切感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闺怨题材作品总的艺术风格是“浅而能深”。“浅”是指语言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指意境深婉悠长、含蓄无尽。乔吉此曲也是如此。但乔吉闺怨曲的独特之处在于语意尖新,善用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作比,将语言的口语化和创作手法的诗词化(用典)自然无痕地融于一体,让读者始终知道是在读曲,而非诗词。由此可见乔吉在散曲创作方面的功力已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创作背景

此曲是闺怨曲,为乔吉的代言之作。“闺怨”一般写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或少女的青春寂寞,但其作者多是男性,因而称为“代言体”。

猜你喜欢

赠孟浩然

唐代 •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秦女休行

唐代 • 李白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卧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姐,万古共惊嗟。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

金朝 • 刘仲尹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临江仙·探梅

宋代 •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乔吉
简介描述:

乔吉(约1280年~1345年),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