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春闺怨

元代乔吉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白话译文

玉楼上春风拂动杏花衣衫,娇柔瘦弱的身体担心因迷恋春色而受风寒。借酒消愁十天有九天喝得烂醉不堪。单薄消瘦。深深愁怨难排遣,懒得梳妆打扮,眉影变淡,粉香全消,首饰全减。眼前是愁雨纷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铺遍江南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词句注释

  1. 越调:宫调名。小桃红:曲牌名。
  2. 玉楼:华丽的楼宇,此处指高楼。
  3. 迕:风吹动。
  4. 春寒赚:为春寒所侵袭。
  5. 酒病:醉酒、伤酒。
  6. 嵌:深陷。
  7. 瘦岩岩:消瘦的样子。
  8. 眉儿淡:指懒梳妆,没有画眉。

作品赏析

此曲前两句大意是:站在高高的玉楼上,任凭风吹动杏花衣衫,不顾春寒侵袭娇弱的身体。登高怀远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古代女子不能随意出门,因而她们怀念远人时经常登上院墙内最高的楼台,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忆郎还上层楼曲”(张先《菩萨蛮》)等,都是描写女子登楼怀远的。“杏花衫”或指杏花开时穿的春衣。宋诗有“沾衣欲湿杏花雨”之句,以“杏花雨”指代春雨。“杏花衫”“春寒”点明了季节,暗示了“春女思”的主题。

“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这两句从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两句中化出。万物生发的春天,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解,食不甘味、睡不安寝,只能日日以醉酒来暂缓这种令人煎熬的相思。这句说十日有九日喝醉。瘦岩岩,瘦削的样子。关汉卿《大德歌·夏》:“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张可久《寨儿令·收心》:“面皮儿黄绀绀,身子儿瘦岩岩。”叠词的使用使后期已雅化的散曲仍不失其本色,且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美。“愁浓”句,乔吉《折桂令·寄远》“近新来憔悴因他,淡却双、秋波”与此句意同,是说因相思难解,无心画眉。但此句想象奇特,语意尖新,作者竟然想用浓愁来补淡眉,这与贺梅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异曲同工。一浓一淡,两相对比,可见相思入骨。这三句极写相思的痛苦情状。

最后三句在写景中抒情:春雨霏霏,烟雾迷蒙,花残叶落,芳草萋萋,江南绿遍,远行的人何时才能归来。“香消翠减”语意重在“香消”,指春雨将枝上的花打落了。最后一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意。诗人营造的是一个缠绵幽怨的意境,让人深切感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闺怨题材作品总的艺术风格是“浅而能深”。“浅”是指语言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指意境深婉悠长、含蓄无尽。乔吉此曲也是如此。但乔吉闺怨曲的独特之处在于语意尖新,善用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作比,将语言的口语化和创作手法的诗词化(用典)自然无痕地融于一体,让读者始终知道是在读曲,而非诗词。由此可见乔吉在散曲创作方面的功力已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创作背景

此曲是闺怨曲,为乔吉的代言之作。“闺怨”一般写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或少女的青春寂寞,但其作者多是男性,因而称为“代言体”。

猜你喜欢

长相思令·烟霏霏

宋代 • 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登二妃庙

南北朝 • 吴均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阆山歌

唐代 • 杜甫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清平乐·宫怨

宋代 • 黄升

珠帘寂寂。愁背银缸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

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唐代 •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乔吉
简介描述:

乔吉(约1280年~1345年),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Top